“臣暗中打聽過,晉商一直都在暗中囤積各種物資,若僅僅只是囤積糧食為了發財倒也能夠理解,但是鹽鐵他們可是也在暗中囤積的,如果這些還不能說明問題,那么臣詢問過錦衣衛,仔細的查閱過山西這幾年的情況,晉商囤積了那么多糧食,可到了災年,他們放出來的糧食也是有限的,且價格奇高,商人會為了利而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但收上來的糧食在艙內囤積數年,難道他們就不怕發霉了嗎?
而且晉商還在京城附近收糧,如此多的糧食,去了哪?晉商難道一個個都是家里財富用不完的嗎?這么多真金白銀換成了糧食放在那里,他們的資金就不會出現問題?
臣沒聽說過晉商與其他商幫有過糧食交易的記錄,也沒聽說過有哪個地方的糧食突然多了,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大量的糧食出現,必然會導致當地的糧價崩盤。
按照目前所了解的情況,這些糧食應該還在晉商手中,那么問題來了,晉商們拿著真金白銀的去收購糧食,收購鹽鐵,這些貨物都放在倉庫中等著發大財,那么他們手中的資金為何會越來越多?”王離直接將矛頭引向晉商。
如同心中所想的那樣,沒有晉商為建虜倒賣物資,建虜根本就不是大明的對手。
建虜當真很強嗎?
或許是的,但認真查閱一下資料的話,又會發現建虜其實真的很一般,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
一個強大的敵人,總有一個神一樣的對手,顯然,大明就是那個神一樣的對手。
查詢千萬歷史,若不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建虜根本就打不下山海關,而唯一有力的證據就是,清軍入關的時候,他們甚至沒有統一整個東北地區。
是的,山海關以外大明基本處于放羊狀態,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基本不會派兵援助,但即便如此,建虜也沒能統一關外。
所以,到了王離這里,什么狗屁的八旗多牛逼之類的,統統的滾蛋。
趁著現在還不算晚,直接砍了晉商,徹底斷了建虜的資源來源,就是餓也能餓死他們。
“那豈不是說宣大……”崇禎滿臉惶恐的看著王離,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就太恐怖了。
他實在不敢想象,這么大的事情,朝廷派往駐守的宣大總督會毫無知覺,除非自一開始就被收買了。
“陛下,此事臣不太好說,先前魏忠賢當道,多少也會派些錢糧過去,但總有照顧不到的時候,可邊軍不能沒糧啊……”王離有些不太確定,這一切只是他的推測。
當然,這個推測還是很靠譜的。
魏忠賢當權以后就是在跟東林黨博弈,不斷的從東林黨手中挖出來肉補貼給邊軍,所以這一時期邊軍就算無力反擊建虜、蒙古等外部勢力,至少守城還是沒問題的。
比如說三個月前的寧遠大捷,盡管軍中出現了各種勢力的博弈,但最終還是打退了建虜的攻擊。
但歷史上的記載是,崇禎登基以后,建虜就能時不時的入關南下玩玩了,且明軍戰斗力迅速下降,甚至到了后期,不用敵軍來打他們就能自己崩潰。
而這一時期的軍隊,拖欠軍餉一兩年的都大有人在,這就是閹黨覆滅,東林黨掌權的后果。
這也是崇禎吊死在煤山時,用自己的生命去試驗,最終留下諸臣誤朕這四個字的總結。
萬般糾結的崇禎有些頭疼,他不敢想象這些事情一旦是真的,那么后果將會多恐怖。
隱隱的,他已經潛意識的接受了王離的建議,打算對八大晉商痛下殺手。
不過當他抬頭的那一刻,卻突然間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