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殿中辯法之后,秦國朝野上下到出奇地和諧。
新法的草案已經全部擬定完畢,能在朝堂上說上話的人基本都有所了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新法,所有的不甘和反對都壓在的背后。
畢竟身為決定他人命運的上層,突然被律法制約言行,一切都在條款的范疇里,這種高于道德的約束最讓享受慣了自由的特權難熬。
杜摯與甘龍的退敗不是意外,至少國君變法的堅定前所未有。沒有人會蠢到這會去碰霉頭,好在還有張大餅掉在前頭,也不是一片黑暗。
近來,先前身居高位的秦國老臣們有有了新的奔頭秦昭不滿過于籠統的官職及其職務劃分,上奏國君對文臣的官職重新做更迭擴寬。
先是衛鞅弄出了軍功授爵,再來秦昭又仿照秦始皇的“公九卿制”,把現今朝野內的職稱和權力范圍重新劃了一遍
雖說她的目的是為了找人做事方便,但職位明確,權力分化后,對鞏固君主的統治只好不壞。不想這下還把老臣們的心思給盤活了,畢竟對在長塘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他們而言,這是最后能抓住的、把政治地位往前再推一推的機會了。
秦昭和衛鞅倒是相處無比和諧。許是大殿辯法的福報,這次的律法修訂倆人沒再鬧出驚天動地的不快。
對于能擺出合理說明的部分條律,衛鞅沒有再和以前一樣犟著脾氣堅持,或多或少都有些退步。他也記下了所謂的“五年之約”,順著秦國發展五年一修律法,倒也還算可行。
朝堂上的阻礙已經差不多解決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律法下行,如何讓黔首們知法守法信法。
墾草令本身只是變法的試水,并沒有太多顛覆性的條律。但新法不一樣,或許它過于顛覆,反而會降低它在國民心中公信力。
因此,在新法下行前,還需要給它添些微信。
換句話說,就是要讓庶人都知道,國家這次說話算話;不論貴賤,新法的每一條都會貫徹實施。
衛鞅想出的辦法是城門豎木,以賞金立信。
先前秦昭就已錯過許多歷史名場面,“徙木立信”雖說早就沒有神秘感可言,但她無論如何都想去親眼看一看。
這出好戲上演當天,秦昭一行人就早早蹲守在城門上了。戲臺不算遠,城下人群的一舉一動都能看清。
賞金從十金加到五十金,黔首們從疑慮到心動。重賞之下,終有人抱起巨木從南門徙置北門。
直到五十金的封賞交到黔首手中,眾人皆驚。
其中精彩之處,嬴駟由于年幼個頭不高,是被秦昭抱起來遠觀盛況的。
嬴駟看著櫟陽城中難得的熱鬧,一時間只看不說,安靜極了。
“自古驅民在誠信,一言為重百金輕。”
見嬴駟一直不說話。秦昭想了想,還是把王安石評價衛鞅的那句話搬了出來,權當拋磚引玉。
就當是帶他課外實踐,看不同的人間百態,有所悟就好。
“秦先生,孫先生,駟兒可能還是沒有辦法喜歡衛鞅先生”
等了很久,秦昭不想等來的是這樣一句話。
“在駟兒看來,所謂的徙木立信不過是一場伶人表演給無知的黔首布局來立信,本身就已經無信了。”
“他甚至還用上了重金十金對黔首而言已是重金,他們會猶豫,是因為徙木不值這個價;但加到五十金,簡單的事和巨大的誘惑,沒有人不會參與的。”
“秦先生,一切都是假的,如此以來,這還算是立信嗎”
嬴駟的出發點讓秦昭意外又不意外,除卻年幼,他確實是個過分優秀的孩子,只是不愛表現出來。
“駟兒,你覺得衛鞅的立信立的是什么信或許不是我們認為的道德上的信,而是律法的威信。”
所有的荒誕不合理,最終只有一個目的。
政府的政令,黔首不需要疑惑猶豫,照做實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