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走進村子時,卻發現這是一座已被廢棄許久的荒村,大部分房子不是墻體倒塌就是屋頂破大洞,根本無法避雨。
雨開始下了,很快就從小雨變成傾盆大雨,直接將人澆得透心涼。
方福和勇哥返回找到他們,大聲叫道“前邊石柱子旁邊有屋子可以躲雨。”
兩人探路時沒帶蓑衣,這會淋得跟落湯雞一樣,方福妻子忙翻出另一件蓑衣想要給丈夫披上。
方福擺手道“不用,我已淋濕了。”
雨聲太大,阿牛一邊跟著方福走,一邊扯著噪子問道“叔,你們找到河和船了嗎”
方福抹了一下臉上的雨水,吼道“沒找到船,但聽到河水聲,這雨太大先躲躲雨再說。”
繞過一處亂石堆,大家先看前方一個高高的石柱,然后就是石柱旁邊掛著紅燈籠的青石屋。
青石屋的屋檐又長又寬可以躲雨,阿牛忙將推車用力推到屋檐下,再抬頭就看到不在建筑物正中間的大門上的牌匾,扭頭問學過幾個字的堂弟勇哥,“弟,這是啥府”
勇哥勉強認出最后兩個字道“這是一家客店。”
“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客店,倒像是普通人家的房子。”阿牛喃喃道。
門外風大雨大,柳晨晨之前是將門關上的,這會聽到門外有聲音,先檢查屋內窗簾是否會拉上掩蓋住窗后沙漠風景,然后才打開大門,看向屋外的新客人們。
通過兩次接待客人,柳晨晨也大致了解旅館客人們的特點,幾乎大部分是陷入絕境或險境之人,而她的旅館就是這些絕望客人們一個臨時落腳補給之地。
如果說旅館的第一批客人像是電視劇里古代難民的裝扮模樣,那眼前幾位客人便是比電視機里的難民更加像是真正難民。
柳晨晨是被客人現狀驚住了,還好職業習慣讓她能微笑且脫口而出道“歡迎光臨,請問客人投宿嗎”
見門打開后又聽到人聲,眾人不由后退擠成一團,只隊伍里輩份最大的方福主動站出來,看向站在門處打扮古怪但一看就是富人身份的柳晨晨,敬畏之余深鞠躬小聲問道“店家,店里有吃得嗎”
“有吃的。”
劉嫂聽到有吃的
,眼睛一亮,走到門前卻見屋里地面干干凈凈,又低頭看向全是泥的鞋,便停下步子拘謹地站在門口,有些氣虛道“店家,我我想買點吃的。”從懷里摸出一張手帕子,小心翼翼打開露出一枚銀元和幾枚銅錢,表情不舍道“店家,我們想在你店外的屋檐下躲一下雨,能否賣點吃的給我們”
柳晨晨見門外風吹雨大,建議道“我的旅館房費不貴,投宿的客人點餐是有優惠的,再說雨越下越大,風一吹,你們就算站在屋檐下也會被淋濕的。”
劉嫂小心翼翼地問道“店家,住店要多少錢”
“大通鋪一人一夜40元。”
也不知道40元聽在客人耳里是多少錢,只見劉嫂忙擺手道“我們住不起,還是買一點吃的,這錢能買多少吃的。”
柳晨晨道“非本店客人,能買到的食物不會很多。”
雖不知道一枚銀元值多少錢,但根據剛才這位客人在聽到住宿費的表現,柳晨晨猜測銀元價值應該不高。
劉嫂聽到能買的食物不多,握著銀元的手握成拳,女兒巧哥貼著她的大腿,靜靜地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