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技術面議的,面議完了加半枚或者一枚金幣,這些有技術的包括鐵匠,木匠,泥水匠等等,薪酬支出幾乎保持在最低檔。
“才兩千金,賣一套煥顏青春套裝就夠了,噢,不行,獨立核算,不能拿化妝品的補貼馬車行的,但不要緊啦,馬車賣出去就好了,對了,現在一輛普通的雙輪馬車什么價格?”羅骱問到。
這個問題還得萊恩哈特來回答:“陛下,一輛木架鐵輻的敞篷馬車二十金幣一輛,鐵框鐵輻的馬車三十金幣一輛。貴族專用的載人馬車五十到五百金幣不等,主要成本在裝飾上。”
二十金幣按照這個世界的購買力平價,差不多相當于三萬塊,三萬塊買一輛沒引擎的五菱神車挺合理的。
“貴族的載人馬車那種不就管它了,我們的四輪馬車載重是鐵框鐵輻馬車的十倍以上,加上彈簧鋼減震和靈活的轉向系統,定價一百五十金幣應該有市場,我們現在的產量是一天三輛,熟練后能達到一天五輛,每月的銷售額兩萬多金幣,完全可以支撐整個生產成功。”羅骱掰著手指算到。
這下萊恩哈特就不同意了:“陛下,不是這樣算的,剛才只算了人力成本,馬車本身的材料成本還沒算呢。”
“材料有什么成本?”羅骱不解的問到,鐵礦石是骷髏們挖的,煤是骷髏們挖的,鋼鐵是骷髏們煉的,人力成本幾乎沒有。
“當然有成本,只要材料變成商品,它就必然具有成本。雖然陛下手下的子民都不需要花錢,可是一百具骷髏挖礦煉鐵做成馬車,能賣一百五十金幣,那它們的勞動就具有一百五十金幣的價值,如果把它們弄去種田,收的糧食只能賣十金幣,那是不是就等于虧了一百四十金幣了?”
“啊?還能這樣算?不賺錢就算虧?”羅骱有些懵,他確實不是學經濟的,沒有這方面的概念。
“當然。”萊恩哈特說到:“現在的問題就是,馬車生產的其它環節,因為動用的都是陛下的子民,成本幾乎為零,可是馬車作坊的成本卻非常高,這無形中就對陛下子民們造成了剝削。”
“陛下可以不在乎這點,但成本核算不能不計算進去,否則馬車賣的錢,陛下會認為那全是馬車作坊的功勞,從而忽視了其他環節的貢獻,馬車所產生的高利潤,是建立在其它環節壓縮成本的前提下的。”
羅骱點點頭,他有點明白了。
“那如何衡量別的環節的貢獻呢?很簡單,把它們的成本列出來,比如彈簧鋼的彈性比雷紋鋼高百分之十二,雷紋鋼兩萬金幣一公斤,彈簧鋼算三萬吧,一輛馬車用的彈簧鋼避震和轉向頭多重了?”
“二十公斤。”莫巴克插言道。
“那光彈簧鋼的成本就要六十萬金幣,賣一百五十金幣簡直是血虧啊,還不如直接賣彈簧鋼了。”萊恩哈特泣血的說到。
噗,還能這樣算?
不過想一想確實也對,萊恩哈特這邊賣三萬一公斤的彈簧鋼,他在那邊賣一百五十金幣一輛的馬車,回頭人家把馬車一拆,盡賺二十公斤彈簧鋼。
可是讓羅骱把避震換掉也沒必要,彈簧鋼的成本和普通鋼鐵的成本沒差別,只是把碳和錳的比例調節一下而已。
“算了算了,馬車不賣了,我們自已用。”羅骱煩惱的說到。
然而羅骱想得太簡單了,莫巴克繼續說到:“陛下,這樣問題就來了,不賣馬車,我們哪來錢養這幾百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