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種種目光打量,“趙答”自
己倒是不以為意。她熟稔地走到座位前,先用紙仔仔細細擦過一遍椅子和桌子,擦完后也不著急坐下,而是又拉開抽屜埋頭翻找著什么。
眾人以為又觸發了什么任務劇情,立刻屏息嚴肅下來。
幾分鐘后,趙答翻出了一包一次性鞋套
“你們如果一定要待在我的寢室,就先把這個換上。”
眾人“”
換上鞋套,洗好手手,一群女生排排坐在靠門位置,氛圍明顯比來之前拘謹了許多。
她們倒也不覺有異畢竟在人家的地盤,被主場壓制是很正常的事。
隨后,她們就這么定眼看著趙答東翻西找,開始做家務。
桌椅、柜子、床鋪、衛生間、陽臺
如人設一樣,趙答做家務非常細心,每一處細節都不放過。
細心到讓她們甚至一度有種錯覺對方不是這里的主人,而是來搜查抄家的。
而與此同時,正在“掃除”的青煉確實希望自己的手機里能多出一項“一鍵抄家”功能。
這樣她就不用翻箱倒柜,在各種犄角旮旯搜尋有關“趙答”的信息了。
在歡樂島打工當牛做馬,來大學城出差還要兼職保潔,這班她非上不可嗎
好在副本還沒有狗到一點線索都不留。她從白天打掃到晚上,總共找到了三件有用的個人物品
一把鑰匙、一塊黑色石頭、一本日記。
鑰匙的形狀有些奇怪,頭部看起來像一個被壓扁的骷髏。青煉觀察過,無論是寢室門還是寢室里的各個抽屜都對應不上。
石頭有半個拳頭大小,非常硬,表面凹凸粗糙不規則,一時分辨不出是什么材質。
日記很厚,沒有上鎖,能看出非常頻繁的擦拭和撫摸痕跡。但里面記載的內容卻十分之流水賬
“4月20日,天氣晴。今天買了30袋泡面,50盒番茄罐頭,15桶礦泉水、以及一麻袋速食若干,補全了20的食物缺口。搬上來的時候被宿管阿姨問需不需要申請貧困生補助,但我已經有了,謝謝。”
“3月17日,天氣陰。今天沒帶傘,回寢室時淋雨了。不想花錢買藥吃,但我不能生病。生病就需要吃更多東西不行,不可以這樣。泡面還剩20袋,下個月補充。”
“2月1日,天氣多云轉晴。今天做兼職時和食堂阿姨商量,能不能讓我低價購入每天剩下的饅頭,我有用。聽完之后,阿姨多給我盛了三勺肉。”
如日記所見,“趙答”不是在干飯的路上,就是在囤飯的路上。
比起日記,這更像一份食物囤積與消耗的賬本。
青煉略微思索,就把日記和鑰匙隨手放在了桌邊。
果然,等她一去上廁所,翹首以盼的學生眾人就立刻拿起日記本,一群小腦袋開始飛快閱覽。
“看不出來啊,趙答食量這么大”
“她應該是有模仿末日生存的愛好吧。
”
“不對,如果是囤貨癖或模擬末日求生,那除了食物之外,趙答應該還會購買很多生活日用品,生存工具等等,而不是只買吃的。”
有人指出問題矛盾所在。
這只能說明,趙答對食物有著遠超常人的敏感和執著,且僅限于食物。
為什么
而更奇怪的是,根據她們剛才的觀察,趙答在打掃衛生的過程中,幾乎把所有柜子和空間全部打開了一遍。
眾人親眼所見,里面根本沒有任何食物
什么泡面、罐頭、餅干、面包、半成品吃食連半個影子都沒有。
日記最近一次記錄的時間是一周之前,如果上面說的是真的,那時的寢室里應該至少放著足夠一個人存活一年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