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朗朗上口的三字經,一幕幕虛幻的動畫在謝拾眼前呈現,演繹出“孟母三遷”的故事,屬實是寓教于樂的典范。
三字一句、抑揚頓挫的同時,胖貍貓的尾巴合著節拍,歡快而有節奏地擺動著。
宿主沖鴨學會了就多學點學無止境,學海無涯
等徐夫子轉了一圈來到謝拾面前,檢查他這一會兒的學習成果,立刻收獲大驚喜。
本來覺得就這么一小會兒謝拾能背下開頭四句已經很是了得,想不到這小團子卻是搖頭晃腦、一氣呵成地背了下去“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
竟是一口氣背下了二十句
“自昔孟母到宜先知,我只讀過一遍,你都記得”
徐夫子暗暗稱奇。
若說是過耳不忘,只聽他讀過三字經一遍就都記住了,那該是從頭到尾都記得才對,但謝拾只記得前二十句,可見記性雖好卻不至于過耳不忘。
他看向一臉驚訝的徐守文,問他“這幾句是你教的”
徐守文連連搖頭“不是我。小師弟不曾向我請教過,也不曾有誰來教他。”
他似乎很怕徐夫子,態度格外端正。連對謝拾的稱呼都換成了正經的小師弟。
徐夫子心中頓時有了數。
看來這個小弟子還能承擔更多。倒是他錯誤估計了對方的極限。
他不動聲色地微微點頭“繼續讀罷。”
徐父子的反應令謝拾不禁忐忑不已,拿不準夫子對自己的表現是否滿意。他的目光不住投向夫子背在身后的右手,唯恐那“虎虎生風”的戒尺下一刻便抽了出來。
且不說旁邊就是徐守文這個倒霉蛋。只謝拾背書這會兒功夫,便多了兩個倒霉蛋。
為了不成為下一個倒霉蛋,謝拾只好繃緊心弦,跟著徐夫子繼續讀三字經“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據說時間流逝的慢與快是相對的,謝拾可以作證這是真的。
和小伙伴們玩耍時,天黑得飛快,還沒玩夠就到了回家的時間;在學堂里念書時,時間卻慢得驚人,終于捱到早學結束,他“ia嘰”趴在了桌上,宛如一條躺平的咸魚,一片攤平的煎餅。
為了修仙大業,也為了不挨戒尺,謝拾一上午空前專注,全神貫注,又有徐夫子和系統兩位老師一明一暗教導,一本三字經,十分之一的字他都認全了。每個字若是打亂順序單獨拎出來,他不一定認得,但三個字一組,任意一組他都能準確無誤地認出來,進而認出每一組中的單字學習進度直接追平了大半個月前入學的王朋與吳躍。
早學散去,謝拾還恍恍惚惚。
下定決心為了修道成仙而認真讀書是一回事,貪玩厭學、根本坐不住是另一回事。
之前那個專心致志對著三字經苦讀了兩個時辰的家伙,真的是他嗎
感覺身體與頭腦同時被掏空,這就是修行路上必不可少的磨練嗎
“阿拾,阿拾。”徐守文拍了他好幾下,都不見他反應,“該吃午食了,別是背書背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