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臘月二十四這一天,難得艷陽高照。屋檐上,小道邊,樹梢間,好似鋪滿了銀沙。陽光照耀下,皚皚霜雪泛著銀色的輝光。
二橋村在喜慶的喧鬧聲中蘇醒。
村東頭的謝家,緊閉的院門猛地被推開,隔壁嬸子具有穿透力的聲音傳了進來。
“老謝,老謝,你們家大孫子歸家了”
伴隨著這道聲音,一道又高又壯的身影裹著寒風推門而入,手中還提著大包小包。細細一看才會發現,這人雖身材高大宛如成人,眼角眉梢間卻透著少年人的稚氣。
正在院子里掃地的劉氏見了,把手里的掃帚一扔,幾步跑上去就把人摟進了懷里,又哭又錘“你這臭小子還知道回來”
“他爹,快出來,松哥兒回來了”
劉氏激動的聲音像是在院子里吹起了大喇叭。生性沉穩的謝家老大謝木聞聲急匆匆跑出,顯然是久不見兒子想得很了。只站在一旁點頭“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娘”謝松生得高高大大、濃眉大眼,被他娘抱在懷里,不免縮手縮腳,手足無措,他被眼淚浸濕的脖子在寒風中瑟縮了一下,“我這不是醫館太忙了嗎”
“忙什么忙,再忙也不能不回家過年”劉氏失態后,又放開兒子,上上下下仔仔細細打量,“瘦了瘦了,瘦太多了。你又不是大夫,怎的醫館還離不開你不成”
聽到劉氏的抱怨,謝松也覺愧疚“是我不好,拖到今日才得空歸家。醫館這陣子遇到個棘手的病人,鄭大夫連軸轉了大半個月,忙得腳不沾地,我們學徒也不得閑。”
說到這里,他指著被擱在地上的大包小包,咧嘴一笑“倒有一樁好處,病人出手極大方,我也得了不少賞錢。”
娘倆說話間,家里人都聽到了動靜,出來看見站在院子里的謝松,立時又驚又喜。
“大哥大哥你可算回來了”
謝梅、謝蘭姐妹倆像一雙小鳥一樣歡喜地撲到哥哥面前,跟在后面的謝拾被棉襖裹成一個團子,跑起來仿佛卷起一團藍色小旋風。
三個小的一個拉著左手,一個拉著右手,一個抱上小腿,將謝松團團包圍。姐弟三人齊刷刷揚起臉,露出滿臉的期盼。
“有沒有給我們帶什么好東西”
看到弟弟妹妹期盼的小眼神,謝松身為長兄的責任心瞬間爆棚,他扒拉出一個包裹,拍著胸脯打包票“當然有來,梅姐兒,這是你的,蘭姐兒,這是你的。還有拾哥兒,這是大哥特意給你買的。”
花花綠綠的帕子與頭繩、精巧可愛的不倒翁與木陀螺、各色糖果與點心掏出一堆小玩意兒的謝松立刻收獲弟弟妹妹的歡呼與擁戴,他挺胸的姿勢都驕傲了幾分。
“你這孩子,怎的凈是亂花錢。”
見他們兄弟姐妹如此和睦,謝大有老兩口心情大好,老徐氏嘴上笑罵了兩句“家里還缺了他們幾個吃的玩的用的不成”
長孫翻過年來也十
四歲了,再過幾年就該娶妻,很是該早早打算起來,這幾年就得多多攢些銀子,哪里能如此大手大腳
謝松沒放在心上“沒事,我一個人吃住在醫館里,有錢也沒處花銷。這回賞錢多,足足有一貫,我還沒用完呢。”
老徐氏幾人倒吸一口涼氣。
足足一貫錢好大方的病人
須知醫館不比酒樓,并無賞錢慣例,對尋常人家而言,單單藥費與診費已經是不小的數目。
這是哪家大戶請了鄭大夫上門坐診,連跟著的學徒都有賞錢是孫家,王家,還是衙門的老爺也不知是什么疑難雜癥
盡管心里好奇,他們卻沒多問。謝松在醫館當學徒已有幾年,一些規矩大家還是明白的,不好平白打探醫館病人的隱私。
謝松及時歸家,就是最大的喜事。在醫館過得好,賺了賞錢,只是錦上添花。
謝家老三謝森笑著打岔道“今日祭灶神,松哥兒回來得正好。”
謝松在正堂里坐定,歇了一口氣“三叔說的是,正好趕上一起拜灶王爺。”
謝森前兩天便帶著張氏回來了,如今常年在鎮上醫館做學徒的謝松也在晨光中推門而入。謝家十二口人,難得歡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