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老道擺了擺手“旁人倒也罷了,在我面前何必說客套話,我瞧你信中分明是滿意的很。今日一看,果然鐘靈毓秀”
謝拾被夸得直樂呵,卻強行露出成熟大孩子的矜持微笑,朝他像模像樣地行了一個道家的揖手禮“道長好,晚輩謝拾。”
“好,好,好”
玄真道長手撫胡須,連道了三聲好。沒再多說什么,而是邀請徐夫子到院中坐下,只見石桌之上早已經擺好了一幅棋局。
“這是我前些日子才得的一副殘局,苦思冥想數日亦不得解,正好邀你來試試。”
二人這便在石桌前坐下,解起棋局來。
謝拾則是被道觀的道童招呼著用了些點心,見徐夫子與道人都沉迷于棋局,他也不急著打擾,反而拉著道童打探起白云觀的種種佚事主要是有沒有什么修行功法,或是什么奇聞異事、神秘傳說。
盡管早已知曉道觀之中沒有修行之法也沒有修行中人,不過謝拾總還不死心,難得有機會到白云觀,就忍不住想試探一二。
結果自然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失望不已的謝拾悻悻打發走道童,便自己尋了個角落坐下,從懷中摸出一個布囊。
抽開束緊布囊的細繩,整整六十四根竹籌便倒了出來,都被打磨得光滑圓潤,完全不用擔心摩挲時傷到小朋友細嫩的皮膚。
這是謝林根據兒子的要求親手打造的。
每根竹籌頂端都刻有六十四卦之一的卦象,而底部則標注著相對應的卦名,反面的小字是謝拾親手寫的簡略卦辭。
有了這副隨身攜帶的竹籌,謝拾時不時拿出來摩挲,不知不覺便將六十四卦牢牢記住了。加上他娘給的三枚銅錢,差不多湊齊占卜套裝。
當徐夫子與玄真道長從棋局中抽身,看到的便是沉迷占卜自得其樂的謝拾他蹲在一棵大槐樹下,一手握著竹籌,一手拋擲銅錢,為地上排隊的螞蟻占卜著什么。
玄真老道不禁撫著胡須笑起來“這孩子真有幾分癡性,天生是我道門中人怪道你竟然尋到老道頭上,要我來教他。”
是了,徐夫子今日來找玄真老道,除了下棋之外另有要事,那便是拜托玄真老道傳授小弟子易。在徐夫子認識的人之中,這位白云觀主是最精通易之人。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徐夫子已經頂不住了他本以為以自身學識指點小弟子是綽綽有余,哪怕周易并非他本經。奈何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乎徐夫子意料,不知小弟子是天賦異稟還是另有機緣,這些時日于易之一道突飛猛進,所提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刁鉆古怪,令他深感招架不住。
不能誤人子弟,只能另舉良師。
于是,徐夫子便想到了這位友人。盡管玄真老道不考科舉,四書五經只通易經,卻恰好于易經之上造詣極深,豈不正是深入教授小弟子的最佳人選
徐夫子在信中提了一嘴之后,玄真老道并未一口答應也未一口回絕,只說要看看人再說,這才有了師徒二人今日一行。
來時還有些擔心,如今看玄真老道的神色,徐夫子倒是不擔心他拒絕了,反而開始擔心他會不會把自家弟子拐過去
畢竟這些時日他也看出來了,涉及卜算之術時,他這小弟子還真有幾分癡。
徐夫子不免憂心忡忡。
弟子太笨了教人發愁,太聰明了也教人發愁,當夫子可真不是件易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