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收下弟子的恭賀,徐夫子后腳便問“我不在這些日子,爾等可有懈怠”
邊說邊示意一眾弟子將安排的課業交上來,這就要一一檢查是否認真對待功課。
一眾弟子“”
他們只能默默將這些日子的描紅和文章交上去,暗自慶幸成功預判了夫子的預判,來時帶上了這些高中歸來的第一反應就是檢查弟子的功課,不愧是你啊夫子
這文章不是隨便寫的,而是由徐夫子出題,弟子們為應試而作時文,又稱制藝。
這幾年來,四書五經謝拾已是背熟了,不敢說氣理貫通,帖經墨義卻是信手拈來。
遂跟著徐夫子學習如何“制義”。
所謂制義,并非簡單地作文章,而是對儒家四書五經進行闡釋。題目往往出自四書五經,從中截取一句半句,作文時要求圍繞題目闡釋,將題中應有之義發揮出來。
簡單而言我注六經,六經注我即文章以闡釋六經義理為主旨,且文中論述時所舉的論據都必須來自儒家典籍所記載。
此外,制藝還講究一定的格式,大概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八股、收結”。
總而言之,制藝要求作文者必須在固定的框架之內用圣人之言表達自身觀點。
對謝拾而言,按制藝的規矩做文章倒是并不難,難的是將文章作好,作得出彩。
以他現今的水平,不過初窺門徑而已。不過世上大部分童生甚至未見得有此水平。
至少,去歲僥幸過了縣試的王臨,于制藝一道上便遠遠不及謝拾這位小師弟。
將這些日子精心所作的文章交給夫子,謝拾老老實實站到一邊,眼巴巴瞅著夫子。
不過,徐夫子的面色從始至終波瀾不驚,讀完后只抬起頭來,替謝拾逐字逐句點出不足,幾乎將文章從頭到尾批評了一番。
謝拾不由垮了臉。
卻聽徐夫子話鋒一轉“瑕不掩瑜,以你如今的火候,縣試府試卻也等閑。”
迎著謝拾驟然亮起來的眼睛,徐夫子的目光在弟子們身上環顧一圈,鼓勵道
“來年開春,不妨下場一試。”
在徐夫子看來,只有謝拾與徐守文二人穩穩能過府試,趙自新若是放平心態亦有機會取中,其余三名弟子大概只能止步于府試之前可無論成與不成,這都是一番難得的體驗,到考場上走一遭,總能有所收獲。
眾弟子齊齊應聲“是,夫子。”
苦讀數年,終于有望收獲
滾落的夕陽將云霞燒成爐火的模樣。一望無際的金色田野仿佛在火光中熊熊燃燒。
謝拾拎著空空如也的漁網回了村。
“拾哥兒這是從哪里回來”
“聽說你一大早在南溪逮了條五斤重的大黃魚,怎的不見魚”
“拾哥兒你回來了我家老母雞今天多下了幾個蛋
,可好吃嘞。給你拿去嘗嘗。”
沿途不斷有人同他打招呼,謝拾也笑著一一回應。每一張臉對他而言都十分熟悉。
本作者嬴天塵提醒您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舉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