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眾人大感贊同。
只要不是受虐狂,想必都不會喜歡考試。像是縣試這般一場只考一天,已經很是不錯。據說鄉試一場三天兩夜,考完從考場中出來,只怕人都餿了,細思令人生懼。
“醒醒若真有考鄉試的那一日,想必都喜不自勝,哪里還會畏懼應考艱難”
謝拾一番話令眾人瞬間從頭冒冷汗的遐想中清醒過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是哭笑不得“謝兄說的是。童試都不曾中,你我倒是先操起了秀才相公的心。”
膨脹了,簡直太膨脹了。
對在座十人而言,能中秀才都是天大的喜事,更何況是秀才考舉人的鄉試許多人這輩子都不知有沒有機會能夠參加呢
一時間畏懼全消,眾人心中只剩向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鄉試對眾人而言尚且遙不可及,反倒是四場覆試已近在眼前。
正場放榜兩天后,覆試開考,覆試第一場為初覆,第二場為再覆,后兩場為連覆。
初覆試題一般是四書文一篇,孝經論一篇,以及默寫本朝廣訓百字若說大齊律是以森嚴的律法管理百姓,那么廣訓便是從道德風尚上引領百姓,其中大體規定了十六條公序良俗,記背簡單,朗朗上口,默寫幾乎沒有難度。
初覆放榜后,排名變化不大。
此后幾場考試內容愈發自由,幾乎都是由主考官做主,不同州縣的情況不一。
其他人參加覆試時,得了自由的謝拾與徐守文并沒有浪費時間。二人在院中日日溫書,時不時互相出題考較,一如從前。
溫書之余,他們抽空逛了縣城。這對師兄弟幾乎嘗遍了縣城的點心,走遍了縣城的書肆,謝拾還順便替二姐謝蘭投遞了一份話本,想不到竟被一間書肆看中,雙方當場簽了契書,這倒算是意外之喜。
而謝森、謝林兄弟亦不曾閑著。
謝森如今在玉泉鎮一間糧鋪當掌柜,背后的東家就是縣城一家姓劉的大戶,他這人素來精明能干,又很會維持人際往來,這回送侄兒到縣城來應試,東家大方批了假,既然到了縣城,豈能不去拜會東家
待謝森上門,得知謝拾年僅十歲過了縣試,劉家人待謝森的態度都熱情了三分,完全沒有了起初的高高在上,姿態憑空低了數個臺階,前后變化令謝森感受深刻。
“這還只是過了縣試”
出了劉家大門,默默回首望向朱紅色的大門與門前兩尊威武的石獅子,謝森心頭火熱。
“若是將來拾哥兒中了秀才、舉人、進士老謝家的好日子還在后頭
呢。”
相較于一顆事業心熊熊燃燒的謝森,謝林倒是沒想那么多,只是難得來一回縣城,謝拾正攛掇他爹替他娘和爺奶買些禮物帶回去,誰教謝拾手頭的銀子都花完了呢。
作為家中實打實的“團寵”,謝拾幾乎給每個人都挑了禮物,端水能力可謂一流。不過數量一多,每件禮物的價值自然不高。而他買不起的“貴重”禮物,囊中羞澀的謝拾就只好想辦法攛掇他爹出手了。
譬如
“爹你瞧,這支桃花簪娘戴上定然好看若是爹親手送的,娘指不定多歡喜呢到時候娘戴著這簪子在村里走一圈,不知多少人得羨慕她嫁了一位好相公”
“這梅花簪也極好,一看就適合奶”
隨著謝拾天花亂墜一通說,謝林捂著荷包的手從起初的堅定變得猶豫,逐漸開始替荷包減負,手中則多了一堆零碎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