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五月初,芒種時節,正值農忙。二橋村里,家家戶戶彎著腰在地里插秧,忙了一上午,只有吃午飯的當口才有空歇一歇。
謝家人亦不例外。
盡管如今家中境況比從前好了太多,可地里的十來畝田依舊是謝家人的命根子。哪怕這幾年大部分進項都與田里的產出沒有關系,只要田地在,一家人心里就踏實。
眼看太陽高照,各家的婦孺、老人提著飯食和水到了田間,喚自家的男人吃飯。謝大有父子倆從田里深一腳淺一腳走出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先灌了幾大口水,老徐氏忙道“哎慢著些,小心嗆著”
謝大有不耐煩聽她念叨,抄起碗開始扒飯,謝木也悶不吭聲埋頭吃起了菜。
趁著父子倆吃飯的功夫,老徐氏在一旁絮叨著“老三在鎮上,老二去了府城,田里的活只能指望你們爺倆加把勁嘍唉,這都五月了,老二怎么還不回來”
這話一出,父子二人齊刷刷擱下筷子。莫說是老徐氏,家里誰不惦記著出門在外的謝林父子倆當然,尤其是謝拾。
“應該就在路上了。”謝木推測道,“府城路遠,走得慢些也是應該的。”
這個回答顯然不能讓老徐氏滿意。或者說,老徐氏本來就沒指望他們的回答。
只要人一天沒回,她便惦記一天。這些絮叨的掛念之語,家里人已經聽得耳朵磨出了繭子,像是謝大有便悶頭扒飯懶得回應,只有謝木每次都老老實實回應他娘。
絮叨過后,老徐氏一如既往向村口方向張望了半天才收回目光“就他那笨手笨腳的模樣,哪里照顧得好拾哥兒早知道就不讓他一個人去,這都一個月了,可別在半道上迷了路,把我乖孫落在外頭”
就在這時,旁邊的謝木目光一凝,突然捧著碗站了起來,手里的筷子都落到了地上。
“娘”他驚喜地叫了一聲,指向老徐氏身后,“你看那是不是二弟回來了”
老徐氏連忙轉過頭去。
果然就見一道熟悉的身影沿著村道走過來,她丟下父子倆,二話不說便迎了上去。
片刻后,母子二人碰頭,望著孤身一人、拎著行囊的謝林,左看右看沒見到謝拾身影的老徐氏大驚失色“拾哥兒人呢”
“他暫時回不來,我先”謝林話未說完,老徐氏已經瞪起了眼睛,擼起了袖子“我乖孫真被你落在了外頭”
“什么”慢了一步跟上來的父子二人亦是臉色大變,“你把拾哥兒扔半路了”
恰好路過、聽了一耳朵的村民立刻停下腳步,扭頭看來“啥拾哥兒丟了”
一道道目光如利劍般射在謝林身上,謝林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唯恐再不解釋清楚就要受到全村人的譴責,他趕緊用最快速度將謝拾受到周知縣賞識,要在縣衙忙一陣子的事說了出來。
老徐氏這才轉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