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到此番變化的府教與訓導開懷不已,對“厥功至偉”的謝拾更是另眼相看。
就連丁士德引起的風波都不曾持續幾日,便被謝拾課上課下掀起的新一輪高強度開卷風暴所取代,府學一時“人人自危”。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時日,同舍四人在謝拾這一紐帶的作用下關系進一步拉近,主要是昔日格格不入的顧懷璋,漸漸擺脫了“悶葫蘆”的形象,與三人親近起來。
如今已經發展到上學下學同進同出,連飯堂都往往是四人組團一起“掃蕩”的地步。
謝拾還大方地將家里寄來的醬肉醬菜與三名舍友分享,他的語氣十分驕傲“怎么樣我娘她們的手藝絕了吧”
雖說其中有他從學海中釣出的特殊秘方一分功勞,但老徐氏等人功勞也該有九分
小少年的口吻中透著難得一見的自豪與炫耀,卻并不惹人厭,反倒有幾分可愛。
顧懷璋三人紛紛笑著表示贊
同。姚九成更是大力夸贊“這手藝比迎客樓的師傅也不差了。若是開食肆,我日日去捧場。”
謝拾聽得像是比自己被夸了還要開心。小尾巴一翹,他又忍不住將他娘縫的衣裳、姐姐繡的書袋通通展示出來“炫耀”了一番,仿佛唯恐旁人不知她們有多好似的。
不得不說,姚九成三人還真羨慕了。
他們自然也不缺父母關愛、手足情深。只是作為在正統教育下長大的讀書人,幾人實在很難如謝拾這般直白地表達與親人之間的情感,直白地展示父母姐妹的關懷。
尤其是礙于男女大防,一般而言,很少有男子與女性長輩和姐妹如此親近,這無疑與他們自小接受的教育相悖,不合于主流。
偏偏此類有悖于主流的特質出現在謝拾身上,三人卻不覺得不對,反而理所當然地感覺謝拾不正該是這樣的人
他們熟悉的謝知歸正該如此
于是,并不知曉自己給舍友們留下何等印象的謝拾很快迎來接二連三的“求助”。
起初是姚九成,從前他每次找謝拾幫忙都是請教功課上的問題,這回卻是扭扭捏捏半天后才開口,憋得臉紅脖子粗。
“半月后便是我未婚妻生辰,也不知什么生辰禮才能討她歡喜”他的話語從吞吐到流利,“知歸你不是說從小便討家中女眷喜歡,每每送禮都能送到心坎,過兩日能不能與我一同去商肆”
謝拾“”
后來,是張宥找他作陪相親“近日家中替我張羅了一門親事,定在下次休沐日與人相看,知歸你可有空陪我一起去”
謝拾“”
最后,連顧懷璋都找上了他。
收到家書的他被迫接收了兄長關于“媳婦和親娘總是不對盤夾在中間究竟該如何是好”的一籮筐苦水,當時,恰好留意到對方茫然表情的謝拾只是關心地問了一句,這人看向謝拾的眼神便如燈泡一般biu地亮起。
緊接著,他毫無“家丑不可外揚”的想法,居然用苦惱的語氣向謝拾請求建議。理由是謝拾一大家子如此和睦,其中必有秘訣。
謝拾“”
他實在不想知道,自己在三位舍友心中究竟被貼上了什么奇奇怪怪的標簽。
有沒有可能,他只是個十歲的孩子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