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老太太和肖老太爺生前最掛念的便是這個孫子,肖二爺夫妻又已過世,其叔伯嬸娘早已自覺將侄兒當成了自己的責任。若是任由二房香火斷絕,他們只怕到了地下都無顏面見自己的父母和肖二爺夫婦。
總之,叔伯嬸娘都不能理解肖瑞云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只要娶妻生子,延續了二房香火,日后肖瑞云自可隨意放縱。便是出了遠門,其妻兒在家中自有人安置。
遠的不說,就說大房肖老爺,當年其父母尚在人世時,他外出做官,不也是將妻子留在家中照顧父母,夫妻一別便是數年
這本就是世間常態罷了。
肖瑞云卻偏偏不肯遵守。
雙方觀念激烈碰撞,無可奈何的肖瑞云只好在家里相看親事之前先一步留書出走。
有了這一出,如今便是他回來了,想來家里人很難再不顧他意愿說親畢竟他們還得擔心這個任性的侄子突然逃婚呢
不得不說,今日肖瑞云的出現,實在帶給幾人莫大的沖擊。他的所作所為乃至他的觀念與世俗常理格格不入,在場中人,恐怕只有謝拾愿意給予全然的理解和支持。
只看姚九成等人的表情,便知他們并不贊同,不過他們也并未出言對其指手劃腳。
歸根究底,此乃肖瑞云私事。
倒是顧懷璋關注的點與眾不同,他皺眉問道“慶之兄不欲再考會試”
他還想著將來科場一爭高下呢。
肖瑞云似乎看出他的心思,坦然道“我志不在舉業,不欲空耗時光。道一句自負之言,似我這等人,便是中了進士亦是掛官而走,何必白占杏榜一個名額”
科舉不易,不知多少讀書人從懵懂童子熬到白發蒼蒼亦兩手空空,他既然不打算步入仕途,何苦要擠下一個苦心人將名額留給愿意當官做事的人豈不是更好
這般體諒旁人的苦心誰能說個不是顧懷璋滿肚子的勸說之詞頓時都吞了回去。
良久,啞口無言的他只能拱拱手,肅然起敬“慶之高義,我不如也”
“這你卻是過譽了。”
肖瑞云當下搖頭道“我生在富貴窩,不必為俗物汲汲營營,才能如此灑脫。”
不然的話,他也要爭一爭的。
這話謝拾十分認可。
幾人之中,惟有他家世最差。若不是想為家中分憂,他其實也不那么著急考秀才。
凡間終究不是仙境。
而他目前只是凡人。
天色已晚,學宮將要落鎖。
幾人一路行至府學門口,將要分別之際,肖瑞云卻突然想起什么,笑著開口“險些忘了,知歸你還不曾為我解惑。”
今日請來的戲班子分明實力超絕,游湖聽曲該是興盡而歸,謝拾何以抱撼
已經踏入府學大門的謝拾萬萬沒想到他還惦記著這個疑惑,聽到身后的聲音,走在最后的他轉過身來,仿佛又回憶起夢中輕柔的月光。
“我不懂昆曲,只知曲子唱得極好。可惜故事落于窠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