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心逃學的龍鳳胎斗智斗勇不過是謝拾日常生活的插曲之一,身為兄長的他,盡管時不時頭痛于弟弟妹妹帶來的煩惱,更多時候享受到的卻是逗弄小朋友的快樂。
此外,練字、讀書、釣魚,上白云觀與玄真老道共探造化之道,閑暇時手談一局謝拾歸家的日子平淡而又多彩。
昔日五柳先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他竟是難得體會到一二。
不過,五柳先生過的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心靈保持超脫的隱逸生活;而謝拾過的卻是每月領六斗米、吃公家飯,通過謀取功名利祿獲得世俗圓滿的“庸俗”人生。
太安二年的第一個月便在平淡而悠閑的時光中波瀾不驚地度過,離府學開學只剩半個月,照慣例,謝拾正打算提前出發前往府城,突然登門的客人打破了他的計劃。
這一日,曾與他一同拜在徐夫子門下的王臨、方朋、吳躍三位師兄,竟聯袂而來。
自謝拾考入府學,徐守文前往青崖書院,其余四人另投良師,師兄弟幾人的交集便不復從前密切,只是偶有書信往來而已。
已經考上童生趙自新還好,王臨三人甚至連童生都不算,與之交好的讀書人幾乎都在同一層次。
曾經謝拾放假在家,受他們邀請參加文會,順帶結識其朋友圈子,其中連童生都寥寥無幾,謝拾一介生員混在其中簡直格格不入倒不是他看不起旁人,而是旁人在他面前頗為拘束,謝拾在場中坐著就令他們難以保持平常心。
這等尷尬之事只發生過一次,謝拾便與幾位師兄達成了默契,不再與他們的朋友圈強融。頂多師兄弟幾人有空時私下小聚一回而已。不過幾人正是一心奮斗博功名的年紀,加之各自家境不同,讀書之余亦有不少需要操心之事,難得有恰好相聚的閑暇時光。
是以,距上次與王臨幾人見面,也有近一年了。三人的突然到來令謝拾頗為驚喜。
驚喜過后,疑惑便涌上心頭。
王臨率先開口,道出來意“是這樣的,童試在即,我們想請知歸你出面作保。”
謝拾大為納罕“你們如何知道我已是廩生”他好像還沒來得及告訴他們罷
“去年你不是打了包票嗎”方朋的口吻理所當然,“你可是言之鑿鑿今年歲試定能升為廩生,咱們還能不相信你嗎”
他似乎比謝拾本人還要相信他的能力。而王臨與吳躍亦露出“正是如此”的表情。
小師弟從入學起就帶給他們太多的震撼,后來更是一路考入府學拿下小三元,幾人都無比相信他的學習天賦與努力程度。
去歲師兄弟幾人小聚時,得知謝拾初入府學便進步飛速,在府學諸生中名列前茅,他們更是毫不懷疑謝拾能實現其豪言壯語。
不就是一年后拿下廩生名額嗎旁人或許是天方夜譚,小師弟卻是實事求是
而今謝拾的反應也證明了他們沒想錯,三人心中五味雜陳,卻也由
衷替他高興。恭喜過后,三人又提起了此行的目的,即將到來的童試中,希望謝拾能替他們保結。
謝拾倒沒有不情愿,哪怕這可能耽誤他回歸府學的時間,不過每次童試都有許多廩生如此,在這方面訓導們早已接受良好。
難得幾位師兄如此信任,謝拾也對替人做保之事頗感新鮮,便一口答應下來。
只是,他有些好奇“難道私塾里的先生不曾替幾位師兄安排好保結之事”
一般而已,私塾先生若是廩生,替學生作保是順理成章之事;即便不然,也會如當初徐夫子一般,替學生找好作保的廩生。
何以王臨幾人至今還未報名
不久前才得知某些德行低劣的廩生“高價索要保結銀”的操作,謝拾難免懷疑幾位師兄也遭遇類似之事,無可奈何之下,才將未必已成廩生的他視為“救命稻草”。
聽他發問,吳躍重重嘆了一口氣,這一口氣嘆得謝拾心弦一緊“唉,先生他先生他突染風寒,非臥床休養數月不可。既然如此,自是無法替我們作保了。”
私塾先生病得突然,本以為吃幾副藥就能好,不耽誤童試報名,誰知病情加重,原先的打算就落了空。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廩生,三人思來想去,只好找上了謝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