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不會陰陽怪氣呢面對旁人贊美,他故作謙虛地哎呀一聲,笑瞇瞇道“誰教我與劉兄一見如故這不,一見他我便文思如泉涌。知歸定然也是如此想的罷”
什么叫靈感來源啊戰術后仰
所以,你一見他就做出諷喻詩是吧包括劉恢本人在內,眾人都為他這等“將人摁進棺材還要釘上釘子”的行為大受震撼。
而被里三層外三層包圍的謝拾并未聽清楚徐守文前面的話,只是突然聽他提到自己的名字,便想也不想地點頭“沒錯。”
反正師兄總不可能是在說他壞話罷
盡管徐守文言語間陰陽怪氣濃度過高,不過眾人仔細想想,真相似乎真是如此。
若無劉恢,師兄弟二人指不定就混吃混喝混過重陽文會,又哪來兩篇相和的詩文
順著邏輯如此一理,眾人不得不承認本次重陽文會能有如此熱鬧,最大功臣的確是劉恢,為此感謝他似乎合情合理至于合不合劉恢本人心意哎呀,那不重要。
許是出于幸災樂禍、落井下石,許是出自真心實意,當場便有不少人附和了起來。
收到感謝的劉恢“”
渾身插滿刀的他倒地再起不能。
嗚嗚嗚嗚,再說一遍
好惡毒啊,這對師兄弟
快快樂樂地來,快快樂樂地走,圓滿度過重陽晚會,謝拾一行人重新回到府學。
不久后,經由章舉人整理的重陽文集面世,放在首篇的正是謝拾的文章,由于原標題太長,又被稱為登青云山記或鹓鶵雛賦。
之所以傳出后面這個名字,是因為征求過師兄弟二人同意后,徐守文的詩被放在了謝拾文章的末尾,合稱鹓鶵雛賦。
正如師兄弟二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一詩一文宛如一應一和,一口氣讀下來,竟然有幾分渾然天成,是以二人一時并傳佳話。
謝拾與徐守文亦隨之聲名大噪。尤其是謝拾,就此多了“襄平第一才子”的名號。
對此,謝拾實名表示拒絕。
“所以最先提名的劉恢,完全沒有人在乎他的感受嗎他當時是反諷啊反諷”他在夢中同胖貍貓瘋狂吐槽,語氣郁悶,“這種名號聽起來未免太羞恥了罷為什么這些人居然能坦然掛在嘴邊啊”
因為過于郁悶而微微鼓起的臉以
及燒得發紅的耳朵讓他浮現出屬于這個年齡的孩子氣,意識深處的胖貍貓歡快地搖了搖尾巴,下意識切換到老父親老母親模式
[崽,啊不是,宿主。]
系統假裝沒有嘴瓢。
[可能這就是文人之間商業互吹的風格鼎鼎大名的方汝輝都有“吳中才子之首”的名號,宿主你只是區區“襄平第一才子”而已,說起來還差得很遠呢。]
謝拾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這是重點嗎”
難不成他還得繼續給稱號升級,變成“湖廣才子之首”甚至“大齊第一才子”
不,只是想想就開始腳趾扣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