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轉天上午。
朝堂之上,一片肅穆。
陸暉聽到信使匯報,徑直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他一雙狹長鳳眼寫滿了戾氣“嘉峪關破了,怎么回事”
稟告的信人趕忙低頭。
“回官家,”信使開口,“是西戎十二部聯合起來突襲,邊關的將士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騎兵過了嘉峪關,現在是王金旭將軍帶兵抵抗。”
話音落地,陸暉還沒回應,劉武威就忍不住了。
劉家三代駐守邊關,劉武威亦是大半輩子都活在肅州。聽嘉峪關被突破,他本就在惱火邊緣,后聽帶兵的是王金旭,更是破口大罵“王金旭就是個屁西戎自太祖時期,屢屢來犯,沒一次打過嘉峪關的這宋長風死了才幾年,老子早就說過王金旭是個廢物東西了”
說完,劉武威登時出列。
他朝著陸暉行了個大大的武人禮,憤怒出言“官家,末將請戰劉家已為大雍守關數十年,末將愿為官家將西戎統統驅趕出去”
劉武威話音落地,諸多將領紛紛按捺不住。
“怎能破關王金旭當真不頂用,官家,末將亦愿戰”
“養我等一輩子,不就是為了這一刻”
“西戎往年就算來打,也會等到秋末初冬,這初春時節,草原各部也要養馬草啊,怎如此反常我覺得不對勁。”
“管什么,打就是了”
一時間,朝堂內吵吵嚷嚷。
陸暉聽了,反而盛怒之心稍稍緩和。
至少武官愿戰,是個好事。只是
整個朝堂,陸暉思來想去的能派去肅州的,除了劉武威,還真想不到別人。
劉家在三代鎮守肅州,頗有根基,這也正是先皇找借口將劉武威調回京城的緣由。
據說那肅州人,只知劉家,不知官家,這還了得
如今若是把劉武威再送過去,那打完之后呢。
若打,不派劉武威去,猜忌之心分外明晰。
若送他過去打,得勝之后,再將劉武威調回來,則更顯自己小氣。
陸暉既不想落下猜忌武官的口實,又不是百分百放心。
他的閃爍遲疑,叫高承貴統統放在眼里。
昨天夜里,高承貴就已經知曉了西戎破關的線報。
一整夜,足夠他想出個大概方案了。
如果官家執意要打,高承貴決計不多說什么。但現在,既然官家面露猶豫,身為丞相,他豈能不為其分憂
“官家。”
高承貴緩緩出列“臣以為,除卻帶兵出征,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法子。”
陸暉挑眉,鳳眼看向高承貴“哦丞相請講。”
“要打,何必我等出兵去打這一起戰事,就是生靈涂炭,不忍心吶,”高承貴一聲嘆息,“依臣之見,毋須我大雍出兵,不如叫別人去攻打西戎。”
“哦”
陸暉本還在遲疑,聽到高承貴這般說,頓時來了興趣“丞相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