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照塵慢慢地說“他心情很好,趁著授衣假,拉下官出去玩。”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朝中每逢九月,官員就有十五日的假期,用來置辦過冬物事。
大理寺卿日理萬機,從沒休過這十五日的假畢竟犯案的人又不會因為放假就收斂,案子是辦不完的。
唯有那一年卻不同。
賭了兩年的氣,因為時鶴春的一場急病,秦王殿下被嚇得魂飛魄散,再不敢不理他了。
于是就這么和好,像是那兩年的裂痕不存在,像是他們從未如同陌路。
于是時鶴春理直氣壯,叫人拿轎子抬著,跑去秦王府敲門,找秦王殿下一起上街,去購置入冬的衣物炭火。
于是王府上的管家,也總算有了膽量,小心翼翼告知小王爺,府上入不敷出許久了。
府上的房頂是時大人掏
錢修的,干涸的井是時大人掏錢重挖的,馬車壞了的那個轱轆是時大人掏錢給換的。
有段時間甚至連府上的米面青菜都是去時府后門,一文錢一車拉回來的。
兩袖清得有點漏風的秦王殿下“”
“殿下從小長在廟里,不懂這些瑣事,本來也難免。”管家緩著語氣勸,“時大人科舉時缺的那百兩紋銀,是殿下拿的,這事時大人也一直記著。”
秦王府本就敗落得差不多,秦照塵還俗回府時,就已經不剩什么能管事的長輩。
幸而秦王這個無職無權的虛爵還沒被褫奪,一直虛懸著,等秦照塵及冠能襲爵了,才將將落下來。
當時的秦王府也就剩下一百多兩銀子,全被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秦王世子拿走,供了時鶴春讀書科舉。
府上人都憂心忡忡,以為定然難免從此斷齏畫粥、縮衣節食了卻沒成想時小相公那么快就逢云化龍,一路青云直上。
如今徹底翻過來,落拓到拆東墻補西墻的秦王府,靠著時府接濟度日,回頭的銀子又豈止百兩連下獄的王爺都叫神通廣大的時大人撈了回來。
府上人人覺得慶幸,都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他們殿下和時小相公,想來是解不開的緣分。
管家覺得他們王爺得承情。至少時大人都砸門了,得陪養著王府的時大人去逛逛街“您身上這件衣裳,還是時大人給買的呢。”
兩袖都不剩的秦王殿下“”
“去罷,去罷。”管家給王爺塞荷包,“殿下好好陪時大人。”
老管家一把年紀,被時大人威脅,敢把這些事告訴“那塊冷冰冰煩死人的破石頭”,就再也不給府上補屋頂了。
如今王爺雖然還是木頭至少不算是“冷冰冰煩死人的破石頭”了。
管家反復衡量,還是悄聲說了這些事,又給王爺出主意“給時大人買個暖爐,天冷了,在手里拿著也暖和,不好么”
孤魂兄也想不通對啊,不好么
秦照塵就沒給時鶴春買過暖爐,一個都沒買過,時鶴春抱著的小暖爐都是自己買的。
光拿皮貨縫暖水袋有什么用,那東西叫冷風一吹,轉眼就涼得冰手了。
大理寺卿苦笑了下,引著萍水相逢的孤魂去店里,給他看自己其實早就挑中了、一直攢著錢想買的小暖手爐。
不算多精致,勝在樸拙頗有古風,鏤空花紋是幅松鶴圖,別有幾分韻味,那一只小鶴振翅欲飛,栩栩如生。
孤魂兄就更想不通了,這暖爐多好看,干什么不送你怕他不收
秦照塵搖了搖頭“下官的月俸是三十一石米。”
本來是三十五石的。
但大理寺卿剛直,斷案不知變通,隔三差五就要被人報復彈劾,林林總總罰俸下來,也就剩下三十一石米。
折絹一匹、銀子六兩、寶鈔兩百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