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給我票,別說是一兩擔柴火,多來幾擔都成。”
在這時,蘇麥笑著說道“說好一擔就是一擔,我不多要。”
這對村民們來說自然是好事,所以她的話音剛落,周圍便立即響起各種贊揚聲,蘇麥的聲譽在村子里瞬間達到巔峰。
票到了蘇正國手里,他便立即開始制定兌換方法,路子還是老一套,按照工分的高低順序來分,按照家庭來分,但因為這還只是第一波,后續還會有,即使這一波沒有分到的,后面也還有機會分到。
不過這一摞票也有值錢和不值錢之分,在柴火的數量上也有多少。
好在一擔柴火對于一家子來說并不算什么,大家反而盼著拿到值錢的票,多出點柴火。
這一次分配,哪怕天色逐漸暗下,也沒有熄滅大家的熱情。
甚至在要離開的時候,還紛紛對著蘇麥說著夸贊的話語。
“你好厲害啊,這么多票,全給出去了。”趙晴晴在大家都走了時候,又溜了回來,悄悄跟蘇麥說話。
“反正沒什么用,”蘇麥淡定道,看著眼前的趙晴晴,“你好像比之前憔悴了一些。”
“可不是,”趙晴晴嘆氣,摸了摸自己的臉,“我爸媽這段時間寫了好幾封信過來,幾乎一天一封,都在叮囑我要好好念書,可我的成績一直都不太好,要考上大學哪有那么容易,真是愁死了。”
蘇麥看她的樣子,就知道她說的是真話。
不過學習的事她實在是幫不上什么忙,她要是會,就自己去考試了,不會什么都不做。
以她的情況,別說是馬上到來的高考,就算是再給她準備兩三年,她都未必能考上大學。
“那你想要萬一考不上,以后怎么辦了嗎”
“繼續留在大隊里唄,”趙晴晴嘆氣,“我爸媽就盼著我考上大學離開呢,考不上不是只能留下來。”
“或許你可以去打聽打聽,看有沒有人回去了。”蘇麥說道。
趙晴晴驀地看她。
“我也是聽說,”蘇麥將院子的東西收起來,“說是有些知青已經回去了,還有不少平反的情況,沒準之后政策會慢慢放好。”
村子里的人除了集市之外,基本不去別處,消息來源少,不了解外面的情況。
不過要不是趙晴晴真的在發愁,她可能也不會說,與其等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去的機會,不如通過高考考出去。
果然,聽她這么說,趙晴晴立即眼睛發亮“行,那我去打聽打聽,不管怎么樣都謝謝你啊。”
說著,趙晴晴立即轉身離開。
這一天晚上,幾乎村子里所有人在睡覺前,都說起了蘇麥。
第二天蘇麥醒來出門,偶爾遇到村民們,收到的也都是善意的目光。
村里的熱門話題再次落在蘇麥身上,但這會兒已經沒多少人提起她的燒傷,只要說起她幾乎句句都是好話。
這也使得她的心情也逐漸好了起來。
去到蘋果林,許大嬸如約送了豬油過來“我跟你說,我們家的豬油味道可是再好不過了,別人家的油都沒我家好,怎么做都香。”
話沒說幾句,牛大嬸就走了過來,滿臉的不悅。
“氣死了,昨天去晚了一會兒,就只剩豬下水了,家里人不懂事,居然還買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