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達到了同聲傳譯的效果,一點點向著有神學加成的同步翻譯靠攏。
李浩查看到他最關心的公司賬戶余額,看到現在賬戶中所有貨幣轉換成人民幣資產。
一共有五億三千二百萬,這些余額超乎他的想象。但是想要實現他的目標還遠遠不夠。
現在智能翻譯軟件個人使用的已經快到飽和。第一波增長是最快速度,以后的增長肯定沒有這么快速。
這5億元還要留出一部分作為公司的正常消耗。畢竟公司每天運營的成本就是一筆可觀的費用。
再加上公司其他項目的發展,他最多取出3億元用做器官制造的啟動資金。
這點錢是遠遠不夠,不說別的。就是構建一個勉強使用的生物實驗室。就需要耗費二三十億元,還不算生物耗材和實驗失敗的投入。
看到這種情況,李浩有且只能有一種選擇。就是繼續發展公司,通過其他的項目獲得高額的盈利。之后再投入生物計這個燒錢的領域。
他還要仔細設計生物計劃,讓它在研制過程中提前產生一些能獲得利潤的產品。最起碼獲得利潤,足以支撐實驗室生物耗材的費用。
周云笙推了推李浩:“想什么呢?這么入神。我們快到燕京火車站了。”
“這么快就到了。”李浩從沉思中恢復過來,“你也知道我父親的情況,我想從公司中的利潤,取出一部分投入到器官制造科研領域中。
就是有一線希望,我也不想放棄。經過簡單的成本核算,我們現在完全無法支撐這種項目的消耗。我很苦惱。”
“就是你那天所說計劃,我們要是有希望也可以試試。”周云笙也支持李浩的決定。
隨后她沉思一會兒,眼前一亮道:“其他的問題我還無法幫助,但現在只是缺錢。憑我們公司的能力,只要完全開發好鸚鵡,公司盈利不擔心。
第一階段的目標就是發展公司,第二階段就是選好科研方向,讓這個項目獲得一些利潤。最好能達到收支平衡。
這樣除去公司運營成本后,可以源源不斷的支撐科研計劃。”
李浩看到周云笙和他想到一塊,心里很是高興。
他們兩人目標相同,才能讓公司更好的發展。
周云笙看著李浩面帶笑容。她放下心中的擔心。怕由于他父親的病情,壓垮李浩。
她是非常同意進行器官制造這個項目。如果成功,不只是拯救李父,這個技術也是很有前途。
就是不成功,這個項目轉移了李浩的注意力。根據他自己多年的經驗,這會讓他的心情恢復正常。
列車很快進站,乘客們陸續下車。他們也從火車站出來,打車向著創業園駛去。
這半個月沒有在公司,公司有很多文件需要他們親自簽字。現在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還不支持電子簽名。他們也只能親自簽字。
很快來到清瓷科技,周云笙和李浩走進公司。
公司值班的人還是挺多,這些都是主動值班。大部分都是臨時雇來的學生,他們有的人春節不回家。
他們有的人都不認識李浩和周云笙,只有不多的老員工和他們打招呼。
李浩和周云笙簡單的和員工打過招呼。分別去各自的辦公室,準備把積壓的合同都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