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中得到外星文明的資料后,他就一直琢磨著怎么更合理的把這些科技拿出來。
他想過托名其他人,只說自己獲得的資料。后來仔細一考慮,這種辦法在初期還行。
隨著科研項目越來越重大,這種辦法完全站不住腳。很容易被別人找到破綻。
后來李浩又想到說是自己研發,他的技術在地球上沒有第二個人懂。別人就是有疑問也沒有證據說他作假。
最后他發現這種說法也有漏洞,隨著拿出的科技領域越來越多。一個人就是在全能,也不能在所有領域都取得重大的成果。
涉及領域太多,遇到被人請教時很容易露餡。有些問題是這個領域必要的常識。要真是被人問起,連常識都答不出來,這一定會弄巧成拙。
最后經過仔細權衡,李浩發現自己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猜想,讓科學家根據這些猜想研究出成果。
這種方法很安全,猜想遵循一定的科研邏輯。但畢竟只是猜測,李浩只需要表現出不是每次都猜正確。
這只能說明他在科研上有天賦,最多是一個妖孽的人才,而不是顯得太過反常。
眾人會把目光更多的聚焦在科技研發的主持者。是他們成功取的了科技的突破。。
這也是他現在能從圖書館中翻譯的技術水平和現實中差不多。
現在能翻譯出來的科技,大部分都是和地球科技十分接近。因為和地球科技相差太遠的東西。李浩自己就無法完整的表述,怎么可能把它翻譯出來。
他回過神來,笑著和杜先宇說道:“老杜,你沒有想到,只是由于自己陷入思維定勢,被自己以前的經驗所束縛。
科學研究中,如果被一個難點卡住。只能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要被任何權威束縛住思想。
我作為一個外行人,沒有被基本的常識束縛住。你看我說的幾個猜想,雖然有些天馬行空,但還是符合一定的科學原理,我們手中有資源試一試又沒有壞處。”
李浩這么說,他只是給杜先宇提前打預防針。等到公司的科研單位都習慣他的作風后。就能掩蓋掉很多東西。
“我是有一些思維定勢,誰能想到胚胎細胞正常發育,在綜合條件下引導基因表達過程。宏觀的表現是細胞分化,這種分化是隨機的。
這種復雜的條件竟然能被一個小小的基因選擇表達蛋白酶改變。讓細胞有選擇的進行分化。”杜先宇依然在感慨這個項目的成功。
李浩只是按照他翻譯出來的資料,交給杜先宇研發。對于這個基因表達選擇酶的效果不甚了解。
他經過和杜先宇教授交流之后,大概了解這項技術的重要程度。
這種酶具有編程性,可以根據蛋白酶的折疊方式,改變它上面和堿基對接觸的受點,可以識別DNA鏈上的堿基對。
再通過復雜的操控后,可以讓胚胎細胞定向的發展成某一個器官或某一種組織。而不是像克隆一樣孵化出一個完整的生物體或是現有引導的隨機分化,無法控制生成什么器官。
這種酶主要控制的就是細胞的分化。以前細胞分化需要很多復雜的流程。人們只能利用干細胞做復雜的器官,成本很高實現過程復雜,還無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