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又登陸云智能平臺,把這個殼體接入到檢測設備中。查看各個檢測數據。發現他們制作的配件檢測的數據完全符合他的設計要求,有的數據還超出了許多。
李浩看到這個,他滿意的點點頭,贊許道:“你們完成的非常好,都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他對著眾人說道:“我們現在開始組裝高頻脈沖電子束發生器,這個儀器的原型機。”
李浩直接從泡沫箱中拿出集成電路芯片。他對著眾人吩咐道:“薛雪負責制作出這個集成電路芯片的卡槽。
一會兒就開始測試,安冰寧去樓下的廣場。我已經和管委會提前打好招呼,你聯系工程隊建設一個十平米的玻璃房。在里面模擬出類似霧霾的氣溶膠。
齊寶杰負責調試電子束發生器,必須要讓他在超高頻工作環境下,不出現意外。”
李浩現在要做的就是組裝好這個儀器的控制中心。看看他所設計的集成電路芯片能否控制一個普通的電子束發生器,產生達到要求的高脈沖電子束。
從而使這個儀器讓周圍的水分子激發出電子,使它的電荷發生改變。達到人工降水和清除霧霾的目的。
李浩看到安冰寧按照他的要求,去尋找工程隊布置玻璃房。
他自己給集成電路芯片寫入他提前編寫好的管理程序。
薛雪同時拿起李浩放在旁邊的集成電路芯片。用激光掃描的方式,把整個芯片的各個結構都掃描到電腦中。
之后她發揮自己的天賦,按照集成電路芯片的結構,設計出一個鈦合金卡槽。
很快這個裝載芯片的卡槽結構設計完成,通過3d打印機,把它快速的打印出來。
薛雪就把這個鈦合金卡槽遞給韋舞,讓他在這個卡槽上鑲嵌導電的金屬銀線。
同時齊寶杰也完成電子束發生器的調試工作。把調試好的電子束發生器安裝在殼體設備中。
韋舞也在殼體中布置好銀導線,把薛雪制作好的卡槽安裝在殼體中。
李浩也快速的完成程序的錄入工作,他把集成電路芯片安裝到卡槽里。
這樣一個高頻脈沖電子束發生器儀器的原型機就組裝完成。
李浩先試著冷啟動它,不用電子束發生器工作,而是看到儀器內各個設備能否按照預定功能開始工作。
連接測試設備的顯示器上,實時顯示儀器內部設備的工作環境。
各項設備都是由李浩設計,他從數據中可以輕易的推斷出這個儀器的效果。
李浩看到儀器內各個設備都達到了他的設計要求。只不過整體整合,沒有達到他預想的效果。作用范圍估計沒有他想的那么大。
預想四五個就可以覆蓋燕京,現在看來它覆蓋整個燕京城區,需要至少八個儀器。
但李浩內心中非常高興,最起碼看到這個數據,這個儀器從數據上來看已經成功。
只要一會兒測試,能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起到人工降水和清除霧霾的作用,氣象項目就完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