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笙點了點頭,說道:“生物公司的生產線有兩種選擇,一種價格便宜,安裝也不復雜。它就是常規的生產線,可以生產各種型號的隱形眼鏡和角膜、美瞳。
第二種就是智能生產線,它可以根據每一個消費者的眼部情況,和他的要求,為他們定制屬于個人的產品。
每一個產品95%的加工工序都是相同的,但要選擇這種方法,需要改造生產線,同時也要加強產品控。它根據消費者的需要,智能的調節生產工序,每個產品在細節上都會不同。”
李浩思考了一會兒,決定道:“我們選擇第二種,以后的潮流就是這種個性化定制。現在就建造智能生產線,可以一步到位,省著以后遇到市場的改變,還需要更換。”
他隨后補充道:“這種就是智能工業的標準之一,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發展,再加上加工技術的進步。
在以后的市場中,智能工業完成的個性化產品,會逐漸淘汰現代工業的制式產品。
像我們加工高頻脈沖電子束發生器,就是采用智能工業的制造模式。它使用智能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和3d打印機。
可以加工復雜的零件,實時快速。成本還只有常規加工方式的八分之一。”
周云笙被李浩說服,她點頭答應道:“那我們生物公司的生產線就選擇第二種方式,安裝智能生產線。
這樣就是前期投入高一些,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也有競爭力。為消費者服務的同時,還能多銷售一些產品。”
周云笙說完之后,她就打開電腦給李浩展示設備提供方制作的生產線效果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生產工序都是相同。
但有幾個特殊的生產工序需要員工根據設定好的情況,按照不同的情況設定參數。
這樣既能滿足工業化的快速生產,又能以最小的成本制造個性化產品。
李浩看著這個效果圖非常滿意,他感慨地說道:“科技發展得真快,沒想到現在智能制造生產線已經在各個領域遍布開來。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到這種智能生產線,還是央視紀錄片談未來工業,講的是一個新興服裝廠,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個人定制的服裝,生產出個性化服裝。”
“我怎么沒想到這個。”周云笙一拍桌子,懊惱的說道,“我正在考慮我們公司的員工服裝,我經過調查問卷,每一個單位的需要的服裝樣式都不同。
現在我聽你這么說,我們完全可以給智能服裝工廠下訂單。規定好集團服裝統一的部分,讓員工根據自己的需要,個性化定制自己的服裝。”
“這個辦法很好,既能滿足公司服裝的統一性,又能滿足員工的個人要求。”李浩贊同的說道。
他眨了眨眼睛,提出自己的要求:“云笙,其他的樣式你來設計。就是把我們公司的圖標盡量放在不顯眼處。”
“圖標必須要放在顯眼處,放在不顯眼出,怎么能顯示公司的統一性。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把圖標設計的稍小一些。玲瓏翠綠的小葫蘆也很好看。”周云笙知道李浩不太滿意,她認為很好的小葫蘆圖標。說出了折中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