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讓資金循環起來,公司總部的資金壓力減輕。有了自我造血能力,這個項目才有可能長久地循環下去。要不然他會拖慢整個公司的發展,李浩會力保重要的項目,但說不得要砍一些非核心項目。
李浩開車來到生物工廠,生物工廠門口的攝像頭直接就識別坐在車中的李浩。鸚鵡遠程控制,電動大門緩緩打開。
他停好車和周云笙兩人直接向生物工廠內部走去。這個生物工廠離生物實驗室不遠。他們在同一片區域。
他們還沒有走進廠房里,王桐就出來迎接。
王桐走進李浩身邊,知道李浩現在關心什么。他直接說道:“李總,周總。我們進行試生產非常成功。
這個智能生產線只需要改變幾個參數。就可以生產完全不同的產品生產。它的效率一點也不比正常工廠慢。”
李浩看著前方,邁著穩健的步伐向工廠內走去,同時說道:“我們進入工廠看一下,產品要是符合要求。產品就早些投入到市場中,同時我們會盡快展開角膜等醫療產品的審批和實驗工作。”
他們來到工廠中,剛要進入工廠,李浩停下腳步向王桐問道:“進入工廠之前,我們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嗎?還要像進生物實驗室一樣,穿上特制的防護服。”
王桐恭敬的回答道:“李總,我們的生產線完全密閉,它根本不和外界接觸。進入工廠不需要提前消毒。”
周云笙也在旁邊笑著說道:“浩哥,我不是給你看過智能工廠的效果圖,加工設備全是密閉。無法密閉的生產線傳送帶也用玻璃罩隔開。就是要保證它的潔凈,防止被細菌污染。”
“我這不是重點關注加工方式,沒關注那些細節。沒想到你們連這個細節都考慮到。”李浩贊嘆道。
他們準備進入工廠,不進行消毒也要進行一些其他的措施。
他們就戴上口罩、鞋套和手套,保持廠房內的潔凈。
李浩最關心仿生晶體的生產,這種物質的生產效率直接關系到這個工廠的產量和成本。
無論是角膜還是隱型眼鏡等產品都是以它為材料。他們這些產品也不含有高科技,全是普通的加工工藝。有良好的特性全靠仿生晶體材料的特點來支撐它。
李浩直接對王桐說道:“帶我去參觀一下仿生晶體的制造。”
“好的李總,我這就帶你參觀仿生晶體的生產工廠。”
王桐說完后,直接帶著李浩他們,向仿生晶體的工廠走去。
他們來到這個工廠,李浩第一眼見到的就是十多個透明的大玻璃罐子。
這里面是類似牛奶的液體,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李浩看到仿生晶體的生產方法與計劃中的技術完全不同。它怎么會用這種奇怪的方式生產?
他還和杜先宇教授了解過仿生晶體生產方式,它是用分子聚合法制造。
這種大罐子生產的手段很像是微生物發酵的方式。這個和他翻譯出的分子聚合法完全不同。
他內心很奇怪,杜教授到底通過什么手段改進了仿生晶體的生產方式。
他就向身邊的王桐問道:“你們改變了生產工藝,這是用什么辦法生產。”
王桐看著大罐子,激動地說道:“這是癌細胞工廠,它運用基因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