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你這輛車,比亞迪電動車,幾萬元買的吧。你這是大學剛畢業找關系進來的吧。
這個論壇的觀眾票可不好獲得,你們一定是費了很多心思才搞到手。
來這里見見世面也好,這里面都是大人物,總之是比你強。
多領會我們這些成功人士的發展。年輕人就是要虛心學習。”
李浩轉頭看去,這是一個40多歲的女人在那里說話。李浩看她手中拿的請柬。不是參與企業的請柬,而是邀請的社會人士請柬,俗稱觀眾票。
他沒有理會這個女人,直接把手中的請柬亮出,向著會場走去。
后面的那個人好像是被什么扼住,聲音一下子就沒了。
他們走進會場,看到這個論壇舉辦的規格很高。有多家部委參與。主要是商務部和工商部牽頭。
李浩打開請柬,看到他們的位置在第二排。
他們走到這里,看到第二臺大部分都是優秀的民營企業。除了騰訊阿里等知名民營企業在第一排外,這里聚集了好多知名的公司。
他們前面第一排是以國字頭為主的公司。國家電網,鞍鋼,幾家大型國有建筑集團。他們以基礎設施為主。
看到這個企業布局,李浩心中就有數。
國有企業主要布局基礎投資和基礎建設。他們建設一帶一路的骨干。
民營企業就是銷售具體的產品,比如給沿線各國提供互聯網服務。機械制造,醫藥服裝等。
李浩十分佩服構想出一帶一路戰略的人才。
這個戰略不只是解決了國內工業產品生產過剩,避免了經濟危機。還能促進國家發展。
最重要的是幫助周邊國家發展經濟,穩定他們國家秩序。這對華夏來說是最重要的。
像中東一出問題,大量的難民涌向歐洲。他們拖慢了歐洲的發展并造成極為復雜的社會問題。
憑借華夏的體量和它產生的虹吸效應。周邊如果出事,大批難民肯定涌向華夏。
幫助一帶一路國家發展,他們國家發展的越好。這些國家的民眾就留在他們國家工作。
這樣他們就不會去周邊大國找機會。想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部分的人員組成。他們真的要涌入國內,這是很令人頭疼的事情。
李浩發現論壇沒有開始時,周圍的企業家都在小聲交流。
他周圍的都是機械企業,他們公司在機械方面很弱。李浩傾聽他們的談話。
他們講述的都是國內機械企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現在想著在一帶一路戰略里得到沿途國家的訂單。就不知道他們對什么產品感興趣,不敢生產太多。
李浩聽到他們的談話,就覺得網絡商品平臺的建立很有必要。
運用現在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可以更有效的分配資源。同時也能根據一丁點風向變化,就推斷出哪種商品緊缺。
李浩聽了一會兒他們之間的談話。也加入他們的對話中。向他們仔細了解產品的情況。
他們談了一會兒,就聽見現場陡然安靜下來。原來是商務部副部長站在前方的講臺上。企業論壇馬上就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