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野讓實驗員給這個設備更換天線,他嘆了口氣說道:“還是沒有找到好的材料,使用十分鐘左右就要更換它的天線。”
他隨后看著這個虛擬現實成像設備,有些懊惱的說道:“我研發完無線輸電技術很開心,而研發出這個虛擬現實成像設備卻讓我很鬧心。
真的想不出來這個設備能做什么用。它也只能積累技術,以后研發更好的設備。”
李浩聽到畢野有些惆悵的話,他自信的說道:“虛擬現實成像設備,當然有巨大的用處。剛才我體驗了一下這個設備生成的虛擬景象。它的場景真的很真實,能發揮出很好的作用。”
畢野以為李浩在安慰他,搖搖頭說道:“這個設備當家庭影院都不合格,就是現在這個體驗,還不如3D電影和VR眼鏡的體驗效果好。”
李浩也不和他賣關子,拍了拍這個剛安完天線的設備直接說道:“在我的計劃中,它的主要用途可不是娛樂。而是對科學研究進行輔助,他是科學家非常好的助手。”
畢野看到李浩不是在開玩笑,他臉上的表情很驚訝,不解地問道:“用虛擬現實設備還能輔助科研,這個是怎么做到的。我怎么有些想不明白。這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李浩看到畢野還沒等他說完就搶問。知道他十分關心這種事情,這也超出他的認知。李浩耐心地給畢野解釋道。
“你知道我們公司有計算能力極強的人工智能鸚鵡,現在又研發出虛擬現實設備。
這兩個技術結合,可以讓人工智能通過虛擬現實設備模擬科研過程。
具體的實現方式就是把現在發現的科學原理教會鸚鵡。讓他通過符合科學的邏輯,用虛擬設備,把一個項目的科研過程,和它可能達到的結果展示出來。
這不是非常直觀,就是最后沒有結果,它可以極大的促進科學家的靈感。
當然這個只適用于科學規則已經被探索清楚,只不過重復實驗漫長又繁多的項目。就比如說是材料的制造。
對于向未知領域探索,這個設備能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
畢野聽到李浩這個說法,他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說道:“這個設備還有這個功能,這也太神奇了。
要是他真能實現這個功能,我們項目的研發工作,那可是能縮短30%到80%。
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進行應用研究。它真的能成功,那就是我們科學家的黃金科研時間獲得延長。
要知道一個科學家最佳的黃金科研時間是25歲到55歲。大部分科學家出成果的年紀都在這個歲數。”
李浩看到畢野還是有些不相信,這種設備明顯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圍。
他笑著說道:“這個操作起來又不復雜,你試一試不就知道了,通過實驗功能驗證它是否是成功。”
畢野立刻反應過來,嘴里喃喃自語道:“試一下就試一下。萬一成功了呢!”
他立刻走到計算機旁,開始設計一個實驗極為繁瑣,但得到成果卻很方便驗證的實驗。
之后畢野在李浩的協助下,他給鸚鵡添加許多物理學方面的科學原理和公式。
鸚鵡本身就收集到很多常用的科學原理和一些常識。這次只不過是把這些東西都集中在一起,又進行了專業化。可以讓鸚鵡更穩定的操作設備的結果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