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在辦公室審核公司科研人員申請的項目。
一些耗資頗大的項目,實驗室主任無法自己做主。必須要申請李浩批復。
這也是他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只不過以前都是用鸚鵡進行初步篩選。他的工作輕松許多。
今天他集中精力把鸚鵡篩選下去的項目又重新看了一遍。
李浩這么做的原因是昨天和周云笙參觀雄安新區,自己的心里受了一些刺激。
他本以為公司發展到現在已經算上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
但是參觀位于雄安新區的國家實驗室,他就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自己公司和國家正規實驗室的差距實在是太大。現在必須要努力追趕,同時盡力挖掘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畢竟他們公司掌握的資源和國家科研單位掌握的資源,簡直是千差萬別。
李浩簡略的查看一遍,鸚鵡的人工智能處理問題還是非常出色,他沒有發現落選項目里有價值的科技。
他聽到自己辦公室門外有腳步聲,就停下工作向外邊看去。
李浩看到智能汽車的總設計師盧洪拿著文件夾,向他辦公室走來。
李浩看到盧洪神色有些拘謹,他面帶笑容邀請盧洪坐到他對面,向他詢問道:“盧設計師,你這次找我有什么事情嗎?”
盧洪把他手中的文件遞給李浩道:“李總,這是我們團隊辛苦設計的智能汽車簡要設計方案,請你進行審核。”
李浩接過盧洪遞來的文件,他沒有直接看文件,而是把它放在辦公桌下方的一個玻璃片上。
只看到玻璃片立刻發出光芒,透過這個文件之后。有虛擬光幕徐徐展開。
這個文件被照射之后也發出淡淡的熒光。
從這個現象就能看出這個文件不是普通的紙制作,而是通過玻璃纖維絲,通過一定手法編的文件。
它主要也不是用眼睛看上面的內容,而是起到像二維碼或鑰匙的功能。供虛擬現實成像設備進行識別。
李浩看到他身前光幕展現出來的智能汽車設計模型。智能汽車上面還備注有科研輔助系統標注的各項數據。
他先看到智能汽車的外形,外觀涂層是銀灰色,很正常的涂裝。
汽車整體有些修長,設計的外表給人感覺很典雅。就是有些偏柔性。
想到這個汽車外形是安冰寧設計,李浩也就理解這個設計方案。畢竟設計方案都帶有設計師的偏好。
看到科研輔助系統給出的資料,這種氣動外形更加省力,還能對車向下施加一部分壓力。增大汽車與地面的摩擦,減少天氣路滑情況下產生的失控打滑現象。
李浩看到這里,夸獎了一句:“安冰寧設計的氣動外形非常不錯,這個外形作為備選之一。你們在多設計出幾個外形,這也能讓汽車生產時多出幾個選擇。”
他說完之后,又看向汽車的內部。只看了簡單的幾個部分,李浩眉頭就皺了出來。
它又仔細察看自己認為很重要的部分,李浩越看臉上的笑容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