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設備對國家的影響實在是太。哪怕是智能芯片沒有加工成功。但有光刻機在手這也是一個極大的政績。
終于看到光刻機成功加工出來芯片。大家都熱烈地鼓起掌聲。
吳芊語笑著說道:“這個光刻機加工速度真快,我們現在可以分別測試光刻機與它加工芯片的性能。”
她說完話之后,站在旁邊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有幾個躍躍欲試,準備選取幾個剛加工完的智能芯片進行測試。
他們測試的項目不需要對芯片進行封裝。
何萬明聽到之后,立刻制止他們的行動說道:“你們那么沖動干什么?還需要進行芯片進行封裝和激活后,才可以進行測試工作。
當然加工的芯片很多,如果不測試整體芯片性能,也可以先選取芯片測試。”
隨后何萬明拿出來一個小盒子,放在芯片的旁邊。他對著眾人說道:“測試芯片整體性能的人,你們不要太著急。芯片還沒有進行封裝,等芯片封裝好后,芯片裝在這個小盒子上。它會自動寫入啟動程序,要不然芯片就是一個廢片。”
眾人聽到后都理解,這應該是芯片研發企業對芯片的專利保護手段。
吳芊語最先上前,選取一個芯片。這些芯片都是相同的,他們剛剛從光刻機上加工出來,沒有經過封裝。
只是一個黑幽幽的碳基原片,還需要特殊設備把它們封裝,集成一些內部電路和外接的針腳。這個才是完整的芯片。
有一個科學家,他拿起芯片,說道:“我選取的芯片就不用封裝,主要是測試碳基晶體管性能。”
隨著這個科學家的行動,有很多主要是測試的芯片構造性能的人。
他們就直接選取沒有封裝的智能芯片,快步走到實驗室中測試。
等到他們選完芯片后,有工作人員把芯片帶走進行封裝工作。封裝之后的芯片又被激活
他們才把芯片分發給各個單位的人,讓他們進行測試芯片的性能。
智能芯片加工完成,何萬明也沒有讓這個光刻機閑著。立即改變它的工作模式。
加工在國際上一流的芯片,七納米硅基芯片。選取的加工方案是龍芯國際研究出來的微結構。
何萬明和吳芊語等在這里進行數據的匯總。
檢測一個芯片的性能的手段已經有很多。很快各個消息就會匯集他們手中。
智能芯片的基本構造,碳基晶體管是尋常硅基晶體管功率的三倍。耗電性能下降了30%。
其他芯片的基礎性能也大范圍的超出硅基芯片。
碳基芯片經過測試,也傳來好消息。它的性能完全不輸于國際最頂級的芯片。
還有很強大的兼容性,可以兼容大部分軟硬件。
特別是碳基芯片有有硬件智能電路。改變了常規芯片判斷數據的方式。在這個芯片上可以更好的開發人工智能程序。
何萬明又拿著手中已經封裝好的硅基芯片。經過測試這個軌跡芯片也達到國際主流水準。
這個光刻機完美的通過他們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