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拿出他的超級電腦,開始翻出一個已經被超級電腦完整翻譯出來的技術。
超級電腦不負眾望,它憑借著李浩以前的數據積累,翻譯出中級人工智能技術。
正常的中極人工智能技術是應用在無限進制的光量子計算機上。
但李浩經過簡化后,去掉了絕大部分能力,只剩下最核心的部分,他可以勉強用在由智能芯片建立的二進制超級計算機上。
李浩昨天想通了他應該做些什么,馬一鳴的航天飛機只是巧合,他準備拿出來的就是這種中極人工智能技術。
中級人工智能已經脫離大數據式的初級人工智能。他有了一絲能量生命的形態。不只有極高的學習能力,還有很微弱的創造能力。
這已經突破了死板的機械造物,開始向文明形態演進。只不過它太微弱,地位相當于在充滿無機物的遠古大海中,突然有一個有機物出現。
李浩能放心的構建這種中極人工智能,也代表著他依然很安全。
這種人工智能也沒有性格模塊與**,操作性和可控性都非常可靠。
人之所以這么復雜,主要是人有**。如果人工智能也產生這種情感,那將是非常可怕的存在。
但這種中級人工智能達不到這種程度,也絕對不會變成電影中天網那樣的存在。
李浩之所以想要構建中級人工智能,主要是為了進一步的加強科研輔助系統,只有帶有創造能力的中級人工智能,才會讓科研輔助系統更進一步。
現在的科研輔助系統,李浩自己使用時,把需要的所有想要研發的數據都輸入完成。才會生成研發這種技術的模擬資料。
其他人使用科研輔助系統,只是按照數據庫中存在的技術,對它們進行優化組合。絕對不會讓技術更進一步。
比如研制一個航空發動機,它可以根據材料的特性。改進航空發動機各個部件的材料和結構。讓研發的這個航空發動機工作更高效。
但是科研輔助系統研發渦噴發動機,它就一定是我噴發動機。絕對不會變成另外一種航空發動機。
李浩為了促進文明的高速發展,他已經想要在有限的范圍內,公開科研輔助系統。
如果不對科研輔助系統進行改變,以后就會發現,李浩使用科研輔助系統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新技術研發出來。
而其他使用科研輔助系統的人或單位,他們只是對原有的技術進行創新發展。從來沒有通過科研輔助系統研究出新技術。
這個異常現象肯定會引起有心人的關注。
現在他們集團的研發部門,已經有這些情況的苗頭出現。
至于李浩為什么不直接通過后臺,把正確的結果隱秘的發到科研人員研究的項目中。
讓他們誤以為成果是自己辛苦研發的。
李浩不能這么做是有原因,他一直很謹慎的使用科研輔助系統,從來沒有用它改過任何人的后臺數據。
初級人工智能使用這種粗糙的手段,改變項目的后臺數據,項目數據會變的很異常。
科學家們又不傻,稍加分析就能得出項目已超出他的控制。一定會被有心的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