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昨天下了一場雨,今天的空氣顯得格外清新。
李浩開著車向公司趕去,今天有好多事需要處理。盧洪他們設計的智能電動汽車已經生產完了十多臺樣車,他們今天開始進行詳盡的測試。
李浩準備體驗自己公司制造的智能電動汽車,它集好幾種高科技于一身,性能十分先進。
周云笙坐在副駕駛室上,她非常高興地說道:“我給你出的主意很好吧。現在我們科研輔助系統已經變得非常知名,經過第一批使用科學家的宣傳,它的大名已經傳遍華夏的科研圈。”
“現在看來效果很好,我以前就說使用過科研輔助系統之后,科學家們是會上癮的。
我從后臺上觀看的數據顯示,只要使用過科研輔助系統后,每人每天使用的次數絕不會少于十次。”李浩非常高興的說道。
“對了,我聽說盧洪他們已經把智能電動汽車設計好。還通過智能工廠的加工中心制造十多臺樣車,它的性能怎么樣。
智能電動汽車真的有必要吹風洞嗎?因為吹風洞這個事情,智能電動汽車制造的時間已經向后延了許久。”周云笙好奇地問道。
盧洪他們從川蜀吹風洞回來,在公司造成的影響很大。周云笙當然知道這個事情。
有不少員工還說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白花錢,汽車的外觀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幾乎定型,他們沒有必要去吹風洞。
李浩聽到周云笙的問題,他淡然地回復道:“我們公司將要推出一款完美的汽車,必須要通過風洞的測試。
現代科學進步很快,我們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大部分已經過時。別說數百年前車輛的外形,就是十年前車輛的外形,它已經不符合現在的某些理論知識。
科學理論會不斷的取得突破,我們也要跟著上時代,要根據最新的理論知識。結合新材料的發展,才能制造出優秀的汽車。”
“這個道理我懂,但我覺得在機械領域,理論知識更新很慢。它不像是醫療領域知識更新那么迅速。
在醫療領域,絕對沒有好醫生用20年前的方法治病。誰用這些方法的人,他一定是害人的庸醫。
因為現在的醫療理論,它已經全面否定20年前的醫療知識。
就在幾個月之前,美利堅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人體器官。這個器官被發現后,現在所有醫療知識全部要更改。以前的治病手段,大部分都是錯誤的。
這是由于生命科學在不斷更新,新理論層出不窮。
但是機械領域在我的印象中,它一直很固化,幾乎沒感覺到大的變化。
我感覺這個領域現在的理論知識,它和以前的理論知識根本沒有差別。”周云笙神色有些迷茫,她非常疑惑的問道。
“云笙,你既然明白科學再不斷的發展,它的本質就是在不斷否定以前的發現。為什么還對這種事情感到疑惑。
我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碳纖維車殼和鋼鐵車殼,它們性質能一樣嗎?以前沒有碳纖維,所有車子的外形都是按照鋼鐵的性質設計。
我們又采取很多高新技術,駕駛方式也發生重大的改變。這必然要重新設計車輛的每一個細節,風洞是必不可少的。”李浩給周云笙科普道。
“浩哥,你這么說。那我們一起去智能電動汽車的試驗場,我去看一下這個智能電動汽車水平到底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