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事業部看到了機會,他們抓緊和各大代理商談判。獲取了極大的主動權,同時也完成了一些城市的渠道布局。
隨著購買智能電動汽車的人越來越多,它的安全性在網絡上討論的也愈演愈烈。
網友發芽的黃豆:“智能電動汽車,可惜了這‘智能’二字,干脆叫做‘傻瓜電動汽車’,這個名字才更貼切。
這真是傻瓜一個,試驗著開了一路。它竟然一個紅燈都不闖,我命令它強制闖紅燈。還說要遵守交通法規,不執行這個命令。
我到底買的是一輛車,還是買的是一個大爺。竟然連我發出的命令都不遵守,我要它何用。
闖紅燈可以忍受,但遇到有人過馬路就減速這種事,我是真的再也受不了。
在斑馬線前減速,還有情可原。在正常的大道上,看到有人橫穿馬路,這個傻車就減速,避讓行人。
準備退貨了,這真不太智能。我是無法忍受這輛車就是這種智能程度。
他就應該急速向前開,在將要遇到車禍前一秒鐘的情況下,立刻把車子停下來。這才是一個真正智能汽車,有這個功能多帶感。”
網友帶刺的黃瓜:“我滴個神吶,嚇死我咯。要不是有智能電動汽車,我這條小命已經丟了。
今天正常開車,走在一個老舊的小橋上。不知道是因為承載力過高,還是年久失修,或是就是一個豆腐渣工程。
這個橋直接塌了,我和好幾輛汽車直接掉入河中。
喜人的是,我剛買的這輛智能電動汽車竟然密不透水。我看車輛沒有進水,也就沒有冒險逃生。而是向外撥打急救電話。
很快我就被救了上來,車輛只是被磕碰了一下,基本完好無損。我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可是有的人就沒有我這么幸運,他們掉入河中后,車子快速的進水。
有的人都沒有機會活著走出來。
我出來后通過詢問客服才知道,當智能電動汽車檢測到浸水之后,除了密封良好的車門外。其他的縫隙都快速噴出速干樹脂,形成密封的環境。
車內的氧氣可以讓人生存3到5天。真的感謝這個車輛的設計人員,他們的完美設計,挽救了我的一條命。”
網友憤怒的西紅柿:“今天真是太驚險了,我正在路口等紅燈。遠處一個拉著鋼管的大貨車直接向我撞來。
我車輛正在剎車中,那時已經無法躲避。我都能感覺到死神的迫近。
撞擊的結果,簡直令我不敢置信,我的車輛已經被撞飛50多米,我被安全帶和氣囊牢牢的固定在座位上。
只是有一些擦傷,身體根本沒有受到重創。
下車后發現,大貨車上的鋼管由于慣性作用。直接穿透大貨車的車頭,但他卻被智能電動汽車的車殼阻擋住。
只在車殼上留下一串凹印,沒想到智能電動汽車的車殼竟然這么堅硬。
要知道,這些鐵管的動能很大,某根鐵管都把旁邊的電線桿穿透。
我在這里要感謝清瓷科技,給一個20萬的小車身上用這么優良的材料,足以證明這個企業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