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目光緊盯著,原子機器人傳回來的日志和數據。
他先查看原子機器人的工作日志。
“來到陌生地點,根據指令一。探測基本力分布結構,判斷安全性。”
“思維模塊判斷所處位置安全,方圓十天文單位內,沒有發現文明活動跡象。”
“根據指令二,原子機器人將收集所在空間宇宙環境信息。”
“正在收集宇宙引力波動圖譜。”
“正在收集宇宙電磁力波動圖譜。”
“數據收集成功,處在安全環境。開啟通信模塊,回傳數據。”
李浩看著原子機器人傳回來的兩張圖譜。
他第一個印象是慶幸,第二個印象是疑惑。
從電磁力波動圖譜和引力波動圖譜,可以清晰地看出。
這個區域內是文明高度活動的區域。
排列規則的電磁力通訊非常密集,幾乎遍布空間的任何一個角落。
引力活動頻次也十分可觀,李浩還看到亞光速引力引擎,運行時產生的引力波動數據。
空間蟲洞對面所在宇宙的具體位置,已經通過引力波動地圖獲得確認。
收集到的引力波動數據,經過分析之后,清晰地顯示出原子機器人還在銀河系內。
它離太陽系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
這個位置依然在銀河系中,只不過不是太陽系所處的稍小旋臂獵戶座旋臂。
他所在的位置是銀河系主要旋臂之一人馬座旋臂。
李浩查看數據的同時,他展開銀河系的地圖。
銀河系的中心是銀心,它是由超大質量黑洞組成。
外圍是銀盤,這里都是已經處在老年狀態的矮恒星。
從銀盤上引出多條由恒星帶組成的旋臂。
銀河系幾乎所有的年輕恒星,都處在不同的旋臂上。
地球的天文學家觀察到的銀河旋臂結構,大約可以分出一百段。有四條主要的旋臂起源于銀河的核心。
它們是三千秒差距臂和英仙座旋臂、矩尺座旋臂和天鵝座旋臂、南十字座旋臂和盾牌座旋臂、船底座旋臂和人馬座旋臂。
太陽系所在的獵戶座旋臂也起源于銀河中心,但它只是緊鄰英仙座旋臂的一條很小旋臂。
獵戶座旋臂和人馬座旋臂相比,就是18線小縣城旗下的偏遠農村,它和國際大都市的差距。
僅計算恒星的質量,它們的差距都是西瓜與小黃米的差距。
李浩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引力波動圖譜中。
它通過仔細分析,發現了幾個奇怪的現象。
應該能解釋處在較高文明聚集的地區,為什么沒有文明提前發現這個空間蟲洞。
李浩通過原子機器人,傳回來的引力圖譜數據。
發現各個區域恒星引力數據都很奇怪。
只有寥寥無幾的正常恒星引力數據。
大部分恒星引力源都很異常,它竟然有兩個引力源。
如果原子機器人收集數據沒有出現錯誤。
那唯一解釋就是,這些恒星都是屬于雙子星。
這一點就令李浩十分奇怪,空間蟲洞對面的宇宙太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