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能借著這個信息仿制出來,那真是太重要了。”
周云笙露出驚喜的表情,不敢相信的說道:“我們真是太幸運了,竟然遇到外星文明發生戰爭。
還這么方便的就獲得外星文明的引擎。”
“這其實也是我們手中科技取得的成果,要知道四大基本力的綜合應用。
哪怕就是外星文明,在某些領域也不如我們熟練。
看這艘小型戰艦在戰斗中的動作,如果我制造這種戰艦。一定能對他進行多次改進。”李浩自信的說道。
“知道你厲害,不要自吹自擂了。哪怕就是獲得引擎的所有構造和材料組成。
我們能加工出來嗎?要知道科學理論,一直比加工技術先進很多倍。
就比如核聚變反應堆,在上個世紀具體理論都已經提出來。
但現在我們公司的超導材料取得突破。
國家的核反應堆計劃,才有可能進入到實用階段的可能。
已經過去這么長時間,它依然受到材料加工方式等因素影響。
外星文明和我們代差這么大,我們想制造出引擎。會非常困難吧。”周云笙質疑的問道。
李浩聽到周云笙的質疑后,他立刻解釋道:“你說的問題很重要,但材料問題能慢慢解決。卻不是最關鍵的點。
我們從引擎結構上,獲取的數據才是最重要。每一個宇宙空間的環境都是不同的。
如果物體接近亞光速運行,必須要考慮宇宙的空間環境細節。
這個引擎雖然能進入亞光速時間很短,但它整體構造對于我們還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李浩解釋完后,感慨地說道:“想要攀登文明的巔峰,必須要有自己文明獨立自主的科技樹。
我們可以借鑒其他文明的科技,但絕對要融會貫通,做出自己的成果。
沒有創造力的文明,是一定會慢慢步入絕境的。
必須要從開始階段,就培養文明自己的創造力。
仿制出具體實物不算重要,但數據對我們卻非常重要。”
他又開心地說道:“現在原始機器人,已經追蹤到小型戰艦的控制中心。并發現小型戰艦的量子光腦。
現在正在復制量子光腦上的所有信息。
我們就要了解更多的外星文明信息。”
周云笙聽到這個消息,她萬分驚詫地說道:“只憑借十個原子組成的原子機器人,竟然能把量子光腦中龐大的信息復制過來。
我們的科技發展方向和外星文明又不同,原子機器人怎么可能直接讀取外星文明的信息。
這也太科幻了,比如給原始人一個U盤,他怎么會看到里面的信息。”
李浩面露笑容,簡單的解釋道:“我做一個類比,我們地球儲存信息大部分是用磁盤。
外星人不知道怎么讀取磁盤上的信息。
但信息是需要載體的,沒有單獨存在的信息。
他可以把整張磁盤,完美無缺的復制出來,并用各種方法進行試探。
只要用窮舉法,持續不斷的實驗。早晚會找到讀取信息的方法。
甚至都不需要直接制造實物,只需要通過超高速的運算設備,模擬磁盤內所有的物理信息。就能推演出具體的儲存信息。”
周云笙聽到這個方法,理解的點點頭,用崇拜的目光看著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