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濟一直覺得,某種題材并非沒人愿意拍,只是利益驅動不夠罷了。
如果告訴青藍衛視和星洲衛視,只要拍某某劇就能把大江衛視壓下去,青藍和星洲兩家衛視會不會拍
答案絕對是肯定的。
百歸記拍是拍完了,臨到播出卻遇到了些小問題。
這部劇由宣傳部門牽頭,又是近幾年難得的名作改編,按宣傳部門的計劃,最好像前些年的名作改編一樣,實行幾家衛視聯播的模式。
宣傳部門最先考慮的是三家一線衛視大江衛視、青藍衛視和星洲衛視。
一線衛視聯播,更能擴大百歸記的影響力。
誰知劇還沒來得及給三家衛視看,大江衛視先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作為一線衛視中高收視的代表,大江衛視不缺戲播,在其他衛視思索該用哪部劇填充哪個檔期的時候,大江衛視連后年的待播劇都計劃好了。
對大江衛視而言,播百歸記并不符合自身的利益。
百歸記集數多,書迷群體的抵制也比較嚴重,播一部百歸記的時間,足夠大江衛視播兩部其他劇了,光是廣告費就可以收一大筆,而百歸記不出意外的話,這部劇不會得到太多贊助商青睞。
到了青藍衛視這邊,青藍衛視態度扭捏,既不提要播,也不提不播,只說先看看。
這樣的態度很明顯青藍衛視也不愿意播。
一直以來,青藍衛視的目標只有大江衛視,如果和大江衛視搞聯播,青藍衛視方面自然是愿意的,彼此間還能分攤分攤風險。
可既然大江衛視不肯接百歸記,青藍衛視也不會考慮播這部劇。
消息傳到百歸記劇組,胡偉一默默嘆了口氣“衛視有自己的衡量。”
在胡偉一看來,百歸記的題材更適合大江衛視。
大江衛視的精品正劇在業內是出了名的,口碑早就打出來了。
在早些年,大江衛視也走過彎路,想靠流量和偶像劇挽回流失的市場,可經過一番實踐,結果居然比原先還要糟糕。
大江衛視在任的這位總監任職之后,啟動了只推精品劇的計劃。
流量熱逐步散去之后,觀眾們反而更注重劇情本身與演員的演技,大江衛視靠一部一部精心打造的正劇明確了自身定位,最終一步一步坐上衛視第一的寶座。
大江衛視和青藍衛視表露出不肯接的意思,宣傳部門干脆沒再問星
洲衛視。
宣傳部門要的是幾家衛視聯播的效果,就算星洲衛視愿意接,那也就意味著它只能和幾家二線衛視聯播。
對于星洲衛視而言,這并非一個好的選擇。
三大一線衛視中,星洲衛視的存在感是最低的,不過星洲衛視的劇收視率大多不錯,因為衛視有一位很會挑劇的總監。
星洲衛視的頹勢并非選劇能力不行,而是在業內,正劇劇組的第一選擇是大江衛視,偶像劇的第一選擇是青藍衛視,星洲衛視只能挑選那些不以大江衛視和青藍衛視為目標的劇。
事實上,幾家二線衛視中,對百歸記興趣最大的是旭日衛視,旭日衛視屬于不需要宣傳部門上門勸說,主動表態要接百歸記的一家衛視,而其他衛視的興趣則是寥寥。
宣傳部門不想強制,畢竟以后還會和衛視有其他合作,鬧得太尷尬并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