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加油。”
紀寧槐原以為,林濟的“加油”只是隨口一說,并沒有別的特殊含義,但在到達濟川市后,他不由和其他演員面面相覷,具體總結身體的苦他吃過無數次,但在淬火劇組,他要吃的是知識的苦。
吊威亞騎馬跑步紀寧槐一點也不怕,他小時候練過體育,到現在也有鍛煉的習慣,拍戲的強度他完全可以承受。
可他萬萬沒想到,他只是一個學渣而已,卻要開始學高端深奧的技術知識。
培訓班開班前,章力純來過一回,給演員們開了一次會,在會上,衛視總監深沉而嚴肅地強調了掌握知識的重要性,紀寧槐身邊的演員卻和偷偷他嘀咕“你猜他懂嗎”
紀寧槐“應該吧”
但他真實的想法是章力純不可能懂,絕對沒有人會懂
林濟的那聲“加油”,含義忽然間豐富了起來。
培訓進行了幾天后,紀寧槐忽然理解劇組辦這場培訓的原因了。
他對淬火劇本只是喜歡而已,吸引他的是主角吳志遠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是角色波瀾壯闊的奮斗史,他想過演繹這個角色對自己演員之路的加成,想過自己的演技足夠駕馭這個角色,但他并沒有想過,他以為的角色的人生,其實是許多人現實人生的縮影。
作為吳志遠的扮演者,紀寧槐和濟川機床廠的老專家、老師傅們見了面,聽他們講述了那一代人在這個工業基地里付出的一生
“我想再講講我的工廠,講講我的伙伴,我這一生還有什么遺憾呢”
在紀寧槐印象里,現代的工廠只是反復的機械作業和枯燥乏味的生活的組合,年輕工人們來來往往,每個幾個月就要挪一個地方。
但對于老專家們而言,工廠是他們的家。
他們在這里成家立業,認識朋友,他們的孩子在這里長大,他們親眼見證了車床、噴汽飛機、鉆床、鏜床的產生,第一次成為勞動模范,第一次承擔秘密任務工廠不只是工廠,而是他們人生的縮影。
這是紀寧槐接觸劇本之前完全不曾想過的一段經歷。
冰冷的角色一瞬間變得生動了起來,他曾以為,在讀透劇本之后,他已經理解了吳志遠這個角色,可實際上,他的理解過于淺薄了。
一段經歷究竟如何,身處其中的人才會知曉,他以為只是他
以為,對于吳志遠,對于吳志遠那個年代生活著的人們,他們的故事是立體的,不是通過簡單想象就能完全理解的。
培訓仿佛給他上了一堂課,讓他可以透徹地從角色的角度思考,不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于角色,而是成為角色,將角色代入到劇本中去。
紀寧槐忍不住想,林濟恐怕也是經歷過“培訓”之后才寫下淬火的劇本的。
慢慢地,紀寧槐拋下了原先對對吳志遠這個角色的理解,開始在機床廠里走動,開始了解類似吳志遠的創業者的經歷,他原本就是靠演技爬上一線的演員,積累了足夠的儲備之后,對角色的理解自然就更上一層了。
淬火劇本涉及的專業知識紀寧槐并不算懂,不過他并沒有敷衍地隨意記兩句,而是試圖去學習原理,雖說他是個學渣,就算努力了也只是是努力的學渣,可學得越多,他確實懂得越多。
有回他聽到謝翱和林濟聊天,兩人說起了演員的精氣神,起初紀寧槐還不是太明白,可越是深入吳志遠這個角色,他越是明白兩人口中的“精氣神”指的究竟是什么。
紀寧槐發現,就算他是一線里頗有演技的演員,但在演員這條路上,他依然有很多需要去學習的東西。
培訓期間的某天,紀寧槐忽然想起來,自己好像還沒關注過林濟的微博。
這時候拍編劇的馬屁好像有點遲了,但遲拍好過完全不拍,林濟本人好像也不太在乎這個,但誰說得準呢。
演員到了一線,稍有點動向,不僅粉絲們會關注,媒體和八卦號同樣也會盯著。
紀寧槐微博好友不多,關注人也少,粉絲們清楚,他一般是和誰合作就關注誰,眼下他關注列表里突然多了林濟這個名字,就足夠粉絲們猜測紛紛了。
“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