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知事的小孩稚聲稚氣地問“娘,你說村外守著的人都散了就給我煮肉吃,現在我們能吃肉了嗎”
小孩兒的娘還沒說話,就有一個漢子的聲音先響起,“老子中午要炒一大碗雞蛋吃,用一大勺豬油炒得金黃金黃的。”
小孩兒的娘親也笑著答應道“娘在飯上給你蒸兩塊臘肉好不好。”
一時間,不少人的饞蟲被勾起,都計劃起中午要做些什么好吃的解饞。
自村口出現難民那日起,村里人都默契地吃得很簡單,一是好吃的容易有味道飄出,難民們聞到了容易引發麻煩,還有就是,看到別人連飯都吃不上,大家也不好意思吃好吃的。
宋蘭也小聲對沈遷跟陸久道“我們家豬油壇子里還埋著兩塊壇子肉,等會兒我撈一塊出來中午炒鹽菜吃。”
“好。”沈遷想到宋蘭做的壇子肉炒鹽菜,也有些饞了。
宋蘭回去做午飯了,他跟陸久便放慢腳步,綴在人群的后面,跟腿還沒好的薛長銘并排往前走。
“你們有什么打算。”沈遷問。
“我們打算在這里安定下來,”薛長銘道,“昨日我問過村長,他說我可以去東面林子下面的荒地開一畝田,等腿好些了,我再去縣城找份活做。”
沈遷訝異道“不回老家嗎”
聽剛才那些難民的意思,大家即便年邁,又帶著小孩,第一想法也是長途跋涉回老家去,那里今年雖然發生了旱災,但是那里有他們的田地,有他們的房屋,是他們生長且熟悉的地方,是他們的根。
薛長銘道“我們家是商戶,父母不在了,我跟妹妹在哪里都是一樣。”
他沒有說,但沈遷從兄妹二人的神情中看得出,先前必定是發生過一些事,才讓他們不想回去熟悉的地方,沈遷也沒問,只道“我過幾日會去趟縣城,到時候你腿好了的話,我帶你一起。”
他們在縣城鐵匠鋪預定的蒸酒用的天鍋,說好是五日后去拿,這會兒十日都過了。
“多謝。”薛長銘道了謝,一腳高一腳低地往回走,他腿還沒好全,站久了難受。
沈遷跟陸久才踏進自家院子,就聞到了鹽菜的香味,中午吃壇子肉炒鹽菜,大概是太久沒吃肉了,又加之難民們有了去處,幾人心情好了不少,導致胃口大開,沈遷吃了三碗飯才停下。
過了幾天,附近幾個村的難民都離開了,沈遷跟陸久向陸大柱借了牛車,捎上薛長銘,打算去趟縣城,村長想探聽多一些消息,也帶了兩個漢子一同前往。
曲安縣城南城門外原本空曠的平地上,這會兒搭了棚子,正在熬粥,難民們分散在遠一些的林子里,有衙差在里面巡邏。
城門外的牛車行關了還沒開,村長便讓兩個同行的漢子在外面守著牛車。
沈遷跟陸久進城后,直接去了上回打聽到消息的那間茶樓,坐下之后,都不用打聽,滿茶樓都是在討論桐義州的事。
什么賑災糧還未到,太子就先到了桐義州,什么桐義州知州被太子抓到串通商賈私賣官糧的把柄后,居然還想謀害太子殿下,嫁禍給難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