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在觀望。越是貧窮,人民對于財富的追求就越是狂熱。
當時的劉強山,還是一個窮學生。
劉強山來自大西北的一個窮困小山村。
那個山村窮困潦倒,連吃飯都是問題。
為了擺脫這世世代代貧窮的噩夢,劉強山唯一的選擇就是發奮讀書,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就是有天賦的,和普通人大不一樣。
在師資力量非常落后的情況下,劉強山的天賦驚人的強大,每次考試,都能拿到全縣第一名。
那時候,貧窮的村民急需要培養出一個大學生,以改變村里貧困落后分面貌。
于是劉強山就成了全村的希望。
劉強山無比的刻苦,為了讀書,他往返于鄉村和縣城,吃咸菜,啃窩窩頭,頭懸梁錐刺股。
發憤圖強。
這種精神讓所有的村民都開始支持劉強山,這家出點米,那家借點錢,全村集體出力,供養劉強山讀書。那個年代,大學生還是非常稀罕的,當地十里八鄉都沒有一個大學生。
村民迫切的希望自己村里出一個大學生,那樣村里就有光彩,而劉強山是最有希望成為大學生的那一個。
劉強山卻也爭氣,努力考入了清北大學。
那是華夏最好的大學。
為了給劉強山湊齊讀清北大學,村里把牛都給賣了。帶著全村的希望,劉強山來到了燕京,見識了更加廣闊的世界。
而在燕京讀書的時候,劉強山精明的頭腦發揮了作用,他生于貧窮,卻不甘于貧窮。那時候,他問老師,怎樣才能發財?
老師曰,做生意。
于是劉強山就開始做生意,一開始,劉強山是賣一些光盤。這門生意很賺錢,但是光盤的內容比較敏感,經常被警察打擊。這種灰色的生意,并不好做。如果劉強山被警察抓住的話,他大學生的前途也會毀了。
于是劉強山靈機一動,他發現學校里面一些舊書舊教材,都會被賣到廢品收購站,他便將舊書舊教材,以廢紙的價格買回來,賣給那些囊中羞澀的學生們!
由此劉強山發了一筆小財,這也讓他被一個人注意到了。
那個人就是羅天佑。
羅慧娟與羅明風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