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啊不是,沒有。”文繽帶著報告回來,勉強整理好表情遞給葉媽媽,“報告沒有問題。對了,楊秀女士,方不方便告訴我們,這是哪里種的蔬果呢”
楊秀驕傲“我小女兒種的,她是江大農學院畢業的。”
“985高材生啊。”文繽突然覺得合理了。估計是學校研究的新品種吧,剛開始小范圍試種
“報告您拿好,電子版在這個鏈接下載。我們檢測中心設備精度一般,如果需要更精確專業的檢測,可以送回學校或者省里再做一次。”
楊秀取了報告就拍照發給女兒,熟練地截圖出重要的“無殘留”、“營養豐富”結論放大,在自己朋友圈更新了一下消息。
很快,早上看到玉米宣傳立刻望而卻步的禿頭人士,重新給她發來了消息。
不過這一次,倒不是質疑,而是“楊姐,怎么全店沒貨啊”
楊秀她剛看還有的啊。
剛給女兒發消息詢問,楊秀離開一步,就被文繽又叫住了。
文繽有些不好意思,“我聽見您說這個蔬果是對外售賣的能給我個鏈接嗎”
實驗室都快把它說成十全大補丸了,她實在狠狠心動了
楊秀眼前一亮,很有遇到識貨人的驚喜,“當然可以來來來小姑娘我加你啊,別看現在沒貨,說明搶手著吶。”
文繽看著店鋪頁面深有同感,迅速點了關注這菜只要五十塊也太便宜了吧能不搶手嘛
廟山村葉家,葉祝余打開前后門通風,搬了把躺椅,坐在靠近后院的門口開始修煉。
涼風習習,清香陣陣,靈氣橫貫全身,從頭發絲到腳都透著神清氣爽。
從外觀簡而言之躺平睡午覺。
葉姐姐看著她,又看看自己手機上的消息。找不到想不起來看手機的妹妹,爸媽只好轉而找她囑咐。
猶豫再三,葉姐姐伸出了手。
葉祝余躺得正舒服,葉姐姐戳了戳她臉頰,柔聲道,“小魚,玉米又賣完了。”
葉祝余睜開眼
她覺得這樣不行。
葉祝余第一批只上架了三份生發玉米,最后一份快今天中午才賣出去。
現代又不知道神農山的盛名,葉祝余估計玉米和之前的菜差不多,應該要過幾天口碑傳開才有很多人買。今天在爸媽做廣告的時候,她表示現在的產量足夠供應了,本來以為最后一份賣到傍晚,存貨和蔬菜一起上架。
玉米在枝頭還能待一兩天,口感上也沒有太大差別,早點晚點也沒事。
誰承想先是爸爸頂不住同事苦苦哀求,來問能不能勻一部分提前補貨,又是媽媽喜滋滋帶著廣告效應來找她補貨。
沒辦法,誰讓她答應了呢補唄。
放眼后院,一株株鶴立雞群的玉米桿掛著累累碩果,滿是豐收的喜悅。作為改良母本的拇指玉米,一株產量本身就不高,經過篩選培育誘導后,最新版本生發玉米效果不變,但產量翻了個倍。
然而接二連三賣完,說明產量還是不夠。
真是甜蜜又痛苦的苦惱bhi
“姐姐去忙吧,等會出來喝水。我和爸媽說。”葉祝余回頭沖姐姐笑起來,看到姐姐房間里亮著的簡陋電腦屏幕和數位板,主動挪開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