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珠簾,大夫彎腰恭聲回話“夫人寬厚,江姨奶奶再這么養一年半載,大約便能和常人無異了。”
大齊誥命,只有一品和二品才可在官面上稱“夫人”。賈敏是三品淑人,大夫顯然在有心恭維。
但她神色并未有絲毫改變,只問“她落水受涼,終究于子嗣有沒有妨礙”
這大夫常來往于官宦之家,也是林家的常客,自然能聽明白賈淑人真正在意哪方面,忙道“依在下看,多半沒有妨礙。只是江姨奶奶身子畢竟沒好全,還是”
賈敏“我知道了。”
江洛還不能伺候如海。可惜了。
她又問一句“現下天暖了,她出門多走幾步無事罷”
大夫忙笑道“只要不過分累著,想來無礙。”
賈敏讓送走大夫,把藥方拿給藥房,吩咐“明日起,讓江姨娘每朔望年節來請安,別的日子不必,再養一年。”想了想又補充“她想在家里逛逛無妨,別悶壞了。”
丫頭們都笑稱“太太心善”,賈敏擺手叫不必說。
她來至東廂,黛玉正端端正正坐在桌前練字。
看到女兒寫的“字”,賈敏好容易才忍住笑,歪身把住女兒的手,一筆一劃同她一起寫。
黛玉年小,怕寫傷骨頭。再練過一刻鐘,賈敏就叫收拾桌子,等黛玉的字晾干,都收好放起來。
黛玉說想去看弟弟。
賈敏便要抱她。
黛玉抿嘴笑出梨渦“娘領著我,我自己走。”
她長大了,會累著娘。
賈敏牽著女兒,母女倆沿游廊慢慢走。
院中草木葳蕤。一陣輕風吹過,幾朵梨花飄落,黛玉伸手去接。
賈敏便走到院中,踮腳摘下一朵,給黛玉輕輕放在手心。
西廂,林青醒著,正在奶娘懷里要娘、要姐姐。
賈敏把黛玉抱上床。
兩個孩子一個快三周歲,一年不到就學完了開蒙書,一個虛歲三歲,實際才一歲零三個月,連話都說不囫圇,一次只能說兩三個詞,竟很快玩到一起。
孩子們玩得高興,做娘的開始走神。
賈敏想的還是家里幾個姬妾。
她和如海十七成婚,到如今正是十八個年頭。如海婚前沒有過旁人。少年時情深意濃,她也年輕,婆母慈和又去得早,如海無心,她便當真六七年沒叫他多一個女人。
后來,父親去了,她傷心太過,掉了一個孩子。
為賈家名聲,也為長久有個可靠的人,她松手把丹煙給了如海,不過掛個姨娘的虛名。
如海和丹煙并無男女之情,一年也不在一處一次。
直到如海三十外放,她再沒懷上過,才真正著了急,外頭買來柳雙燕和李蔓青,都是十五六歲,花朵一樣的年紀,花朵一樣的模樣,合過八字看過大夫宜生養。
那時,想有一個孩子的心焦,已經壓過如海會和旁人過夜的心痛。
再深的痛楚,習慣了似乎也就好了。
比如,再想起父親,她都已很少落淚,何況只是丈夫收用了她親自買來的丫頭。
只是兩個丫頭里,如海有了偏向,他去李蔓青屋里更多些。
可大約就是世事無常吧。
柳雙燕和李蔓青進門的第二年,她就又懷上了。
轉年春天,她生下黛玉。
黛玉雖是女兒,也是她心頭的寶貝。
但林家、但如海、但她還是沒有子嗣。
天不絕人。
黛玉滿周歲不久,柳雙燕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