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分出一半給黛玉,自己愛吃的留下幾塊,余下便叫甘梨她們分了。
她又讓甘梨去和張夏萍說“送一兩樣就吃不完了,以后不許這般浪費。”
張夏萍笑道“味豐樓那一桌席面三兩銀子,姨娘就不破費你把這話告訴你們姨娘。”
想和人好,哪有不花錢的總不能全吃姨娘的,自己一點不拿。
以前她還能過去,姨娘也能來的日子,姨娘總禁著她買東西,一次只許她買兩碟點心,她一個月最多花二三百個錢,有時候還花不到。這好容易能多花些,可不要多買
看屋外
無人,都在躲涼呢,她便指了指西廂房,和甘梨說“她妹妹弟弟日就來一次看她,你也不用太掛心了。”
盛霜菊人糊涂左性,偏有好家人。
一家人在一處,心也向著一處,不得老爺喜歡,又算什么heihei
甘梨忙深福相謝
她這一去一回,滿院人都看著。
第二天上學路上,黛玉便問從前張姑娘是不是總來看姨娘”
江洛笑道“她琵琶彈得好,人又愛說愛笑,閑不住。”
黛玉便說“這一兩年,是不能聽琵琶了。”她問“張姑娘愛看書嗎”
江洛笑“正是她看了書字就頭疼,所以總不好意思來了。那,我再勸勸她”
黛玉想一想,笑道“她過來也不必非要做什么,大家一處便很好了。”
江洛牽著黛玉的手又握緊了些,兩人相視一笑。
五月,六月,七月,八月。
快中秋了。
上學三個多月,賈先生的講課進度已經到了氓之后的竹竿一首。
這首詩寫遠嫁女子思鄉懷親。午間休息時,江洛便看見黛玉一直捧著書不肯放,念的是那句
“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江洛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勸。
或許,她能拿原身的母親來舉例,“母親”雖然去了,但一定希望女兒活得好。
可原身在母親去世后被賣為奴婢姬妾并不能算“好”。
她也覺得自己不該用原身故去的母親做這種事。
所以,她最終選擇沉默。
可或許是因那日突然轉冷,黛玉吹了風,或許是因憂思在心,未能排解,當夜,黛玉發了高熱。
林如海三更披星趕來,急請大夫診治。
他雖然沒有責罵服侍的人,可芙蓉院十四個人沒有人不怕。
江洛主動請罪擔責“今日先生講了竹竿,大姑娘看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一句傷感,我未能勸解,見姑娘面色不好,胃口不佳,還以為只是傷心的緣故。我該早些派人告訴老爺的。老爺令我看護姑娘,我既有錯,還請老爺責罰。”
林如海近日忙碌,已有三四天沒來芙蓉院,不知女兒情況。
怔忪片刻,他令江洛起來“這原也怨不得你。”
他返回去守著女兒。
秋日地磚冰涼,江洛又跪得太急,一時險些站起不來。
月白和甘梨一左一右扶起了她。
江洛坐下揉膝蓋,月白問“我給姨娘拿塊涼帕子敷一敷”
感受了一下疼痛程度,江洛小聲說“不用。”
這時候能省事就省事吧。
一院子人守到天明,黛玉的燒好歹退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