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洛領命,糾結了幾秒,問“只帶兩個人,會不會太少了”
她是為黛玉好,林如海便耐心教她道“人多了才不好。黛玉年幼,過去是要請國公夫人教養,帶七八個人伺候,咱們倒不麻煩,可到了賈家,這些人是人家養著發月錢,還是咱們讓人過去發總不能是黛玉發,那又何必送去。再者,這般也顯得太生分了,又似不信人家,又似是說,人家國公府邸,就沒有幾個伺候的人了”
江洛知道是自己想當然犯蠢了。
對這般高門大戶來說,奴仆也是財產的一種。就像黛玉只需要帶些家常衣服和日常使用的東西,不用帶一車布匹過去一樣。現代普通人家的外孫女去姥姥家串門也不用把電飯鍋都帶上。就是豪門,好像也沒有說做客長住,還把自家保姆大大小小都帶過去的。
是有些生疏。
黛玉又不是真父母雙亡了,帶全副家產去投奔。林如海也不像要和榮國府疏遠的樣子。
黛玉帶一個貼身乳母王嬤嬤,和一個自小的玩伴丫頭就夠了。真正伺候的人,賈家會安排。
林如海又道“再者,咱們的人去,對人家的事一概不知,不如國公夫人指幾個好的服侍。”
江洛笑道“多謝老爺,我懂了。”
看林如海心情不差,她又問“那用不用給大姑娘隨身帶些銀錢”
她靠近林如海解釋“我聽過幾句說他家三等仆婦,吃穿用度便不凡,又說他家的下人,凡有差使到別處去,總會領些賞錢所以發財。姑娘若不入鄉隨俗,只怕”
林如海笑道“這你放心,我自有厚禮送國公夫人,這些小事,國公夫人都會安排。你若想給玉兒帶,帶些便是了。”
江洛忙道“那我明日去找魏姨娘商議。”
已經晚上八點了,林如海應該不會留宿吧
賈敏孝期沒過,黛玉還在這院里
雖然男人的“守妻孝一年”只是不能續娶,納妾睡丫頭是無所謂的。
姬妾有了孩子,想留著的。便對外改個月份,有些不在乎的都不改。
不想留的直接打了,也不是少見的事。
喝完手邊的茶,林如海果然走了。
江洛一句都沒留,送他到廊下,又看黛玉已經睡了,便叫丫頭們也安排歇息。
冬萱在后邊著急
太太都去了小半年了,大姑娘又還不知人事,姨娘怎么還不留老爺
甘梨給她使眼色
,又推她,冬萱還是忍不住要到姨娘面前說話。
不必她開口,江洛就知道她的心思。
她只問冬萱一句“老爺的官聲一向好,如今還在妻孝里,若我有了,老爺是要名聲,還是要孩子,你說得準嗎”
冬萱臉色瞬間煞白。
她近來心思有點重了。
江洛有心多說幾句,又怕她更多想,且自己又累,還困,膝蓋也疼,索性一睡了事。
她真“失寵”,該變心的還是會變。
冬萱本來就比甘梨更有主意,她攔不住,也不會攔她們自己去找好的“前程”。
她不“失寵”,就不用擔心冬萱什么。
隨她去吧。她自認對她們問心無愧。
人心是最強求不來的。
許是真的想開了,許是調養得好,在出發前幾日,黛玉的身體就好全了。
天氣不冷不熱,正合上路。
江洛和魏丹煙打點好了黛玉的行裝,在她箱子里塞了金的、銀的、銅的,零零碎碎有上千兩錢。
按一次打賞賈家的人一百文算,這些錢夠黛玉打賞一萬多次,一天賞十次都能賞三年。
江洛又建議黛玉多多地裝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