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消息太過沖擊,賈母勉強撐住了沒暈過去。
甄家是賈家的老親,兩家從開國時便是親家,到如今有六七十年,姻親、來往一直沒斷過。賈母和賈代善便有一個庶女賈玫嫁到了甄家,嫁的是甄家當下主事人甄應嘉的親兄長。只可惜賈玫和丈夫都早逝,也沒留下個兒女。不過兩家關系并沒因此淡了。
可以說,先后嫁了兩個女兒到賈家的王家,在賈母心中,也就和甄家這一門親差不多重,甚至,甄家比她嫁去了親生女兒的林家還重林家畢竟人丁稀薄,不似甄氏一門族大。
可今日她聽到了什么
她千方百計不愿意放手的親女婿林如海,帶人查抄了甄家
“甄家”賈母死死攥住賈璉的手腕,“是什么罪名”
可千萬別是
“還沒打聽太真,但聽說是”賈璉跪下了,知曉事關重大,有些不敢看賈母的眼睛,“兩淮私鹽案的事,還有,似乎和太先義忠千歲有關”
賈母聽到了最不想聽的話。
“原來如此”她眼里幾乎沒了神采,似乎一瞬蒼老了五歲,喃喃道,“原來如此”
賈璉本不敢問。但見了老太太這般,他又不敢不攙扶著,細問“老太太說,原來如此什么”
“你林姑父啊”
賈母念完林如海,便剎住不再往下說。
她松開賈璉,眼神銳利起來,掃過賈璉、丫頭婆子,還有聽到消息急忙趕過來,正聚在門邊的其他兒孫。
“甄家被抄必是陛下的旨意在先”
她拄著拐棍,顫巍巍站起來,狠狠叱道“不論結果如何,都是甄家應得的家里誰也不許混說混傳,更不許議論林家有不聽這話的,不必宮中下旨,我先把人捆了,大家去請罪”
賈璉忙抱住老祖母的腿,察覺到老祖母渾身都在顫,嚇得忙道“老太太千萬保重身子”
賈母不理這話,只費力提起拐棍指著他“你去去把這話告訴你父親再告訴東府里,快去”
這時,王熙鳳已緩過神了,連忙擠過來攙住賈母“二爺快去罷”
賈璉這方放心,一甩袍子去了。
王熙鳳便同王夫人、李紈扶賈母躺下。見賈母面色著實極差,幾人又忙命去切參來。
賈母奄奄地躺著。
自嫁到賈家五十年來,她第一次有了想撒手不管的心。
婆婆把長子寵壞了,一心酒色享樂不問正事,還氣得媳婦難產而死,讓張家恨上了賈家不愿再來往。
她和國公爺說,好歹還有老二。
哪知國公爺四十來歲便沒了,老二一時也難當大任,看遍兩府上下,竟數不出兩個有出息的男子。敏兒成婚二年終于有了喜信,偏傷心過度一時不察,竟小產失了孩子,親家太太傷心走了。她對敏兒說,她和女婿還年輕,早晚還會有,不必太過心急
是啊,不必心急,還有再小一輩的沒長起來。
珠兒十四歲就進了學,娶到時任國子監祭酒家的女孩兒,眼看前程似錦,卻不到二十,一病沒了。
送元春入宮至今七年,孩子一直做著女官服侍主子,沒有結果
皇子們謀反幾乎死盡了,還不知妃妾如何論罪,也幸好元春還沒有結果。
東府里賈敬,因怕與太子牽扯太深,辭官推爵,出家修道。留下一個珍兒在家,不過是成日胡鬧。
上月她還想,幸好家里多年來無人成材,竟穩穩避過了這一劫,只還憂心元春,哪知今日便來個晴天霹靂
她這才明白林如海的“自有主意”究竟是什么意思
這等生死大事,她豈會怪林如海現在要緊的是不能讓林家借此事真和賈家遠了
賈母顫顫睜開眼睛,先看孫媳婦王熙鳳,又看二兒媳婦王夫人,嘆道“我沒怎么。終歸是人家的事,你們也不必想太多了,該怎么過就怎么過。鳳丫頭,你去告訴寶玉他們姊妹,他們還是小孩子,可不許為了這事就怎么樣告訴家里,誰都別再給我添亂了”
王熙鳳稍一尋思,老太太這話明說寶兄弟,其實應是指林妹妹。她心想王家和甄家又多少沒情分,林妹妹的爹抄了誰家,與她什么相干,只要王家和賈家沒事就行了。
只是寶兄弟在這,林妹妹人在哪呢
王熙鳳出去尋人。
王夫人拽住兒子,讓他守住老太太,不許跟了去。
林黛玉在自己臥房床上坐著發怔。
她沒有哭。雖然明白事情應該很嚴重,但她并不覺得害怕,更不是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