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夫人的精氣神真叫人羨慕,一看便是能長壽的她現在開始練起來也不晚。
她還要給丹曉撐腰到五六十歲、兒孫繞膝呢。
謝尚書知曉自家夫人這幾年為族中女孩兒選秀一事操碎了心,是以對于夫人這點要求,他便十分盡力滿足,忙道“先生請了兩位,一位說本月一十到,一位要下個月來,本想過幾日定準了再對夫人說。馬也得了兩匹,待人先教好,再給夫人用。”
這都是如海傳授的經驗。
果然還是他對討好夫人有一套。
沈夫人果然心氣稍平,轉悶為喜。
數日后,她與江洛相約同至承恩公府。
李氏承恩公府的老夫人姓金,年還未至花甲,精神矍鑠,身子骨硬朗得很,日常坐臥行走都不用拄拐。
見大兒媳婦柳氏請沈夫人和江夫人到了,金老夫人便起身相迎,親熱笑問“本是想叫你們帶女孩兒來散散,你們倒把她們留在家里了。”
林家與謝家都沒和李家親近到這份上,但江洛和沈夫人也都接住了金老夫人這份熱情。
沈夫人笑道“我們族里的女孩兒,您是知道的,正在家苦學規矩。她們自云出身既已不如,天資又平平,便要笨鳥先飛、更加勤學苦練才是,連吃飯睡覺都不愿放松,我也不好攔著孩子上進。江夫人家的女孩兒身子弱,這個天怕中暑,不敢出來。”
這話也是格外點明
謝蓉與謝英只是謝氏族中
之女,并非謝尚書府的親女兒4,即便入宮,也不會從謝家得到太多支持。
金老夫人已然會意。
她笑容還是不變,請兩人入席。
今次承恩公府賞花宴請的人家不多,算上江洛和沈夫人也只有十一家女眷。
再除去兩家陪客,余下七家,有六家都是江洛熟悉的京中四品以上官員的夫人,唯一一家不大相熟的也認識,是東宮左庶子之妻桃氏。
皇帝雖已登基一年有余,還在年初改了年號為永泰,卻因誠孝侍奉上皇,仍與皇后住在東宮,也同時還用著太子的屬官班底。
這件尷尬事,因為披了一層“忠孝”的面紗,便似乎變得尋常起來。
七家女眷有帶來自家女孩兒的,也有和江洛、沈夫人一樣沒帶的。不管客人是怎么來,金老夫人和柳夫人都一樣招待,對隨母親、伯母、嫂子們來的女孩子,也只是常例夸贊給表禮,沒有失禮審視。
但江洛一點都不后悔沒領黛玉過來。
李家算書香門第,若一朝得勢,還沒站穩腳跟,就連這點面子功夫都不想做了,才是叫人瞧不起。
臨回家前,江洛還收獲了一個據李老夫人說很靈驗的生子藥方。
被她一樣收在匣子里,束之高閣了。
不日,一場大雨如洗,帶走了盛夏空氣中的些許燥意。
趁暫時涼爽了些,金老夫人與柳夫人入宮給皇后請安。
“咱們李家倒也不是非誰不可,”金老夫人到底有些不喜歡,但不算太多,“林家不愿意,強扭的瓜也不甜。算了吧。”
“母親說的也是”李皇后嘆道,“只是如今京中三品以上官員,唯獨林御史最得陛下信重,也只有他家女孩兒是當家人親生的孩子。余者年歲合適的,不是侄女,便都是孫女輩了。”
金老夫人勸女兒“一殿下年歲不大,這幾年還會有官員調動,陛下也會逐漸掌權,總還有更合適的。你是中宮皇后,要有分寸,別讓陛下在夫妻情分和君臣之義上為難。”
“嗯。”李皇后點頭,“母親放心,我知道。這些年我都沒同吳氏一樣撒嬌做癡爭寵,今后也不會。”
柳夫人此時才開口,笑道“卻是沒想到,江夫人看著和氣柔弱,性子可真倔,真個一次都沒把姑娘領來。”
“真和氣柔弱的人,還一有機會就出城去騎馬”金老夫人搖頭。
什么是外柔內剛,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