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住夫人的手,
感受她的體溫,林如海側過臉,看著眼睛已全然閉上了的夫人,心里一片柔軟。
第二天,江洛理所當然起晚了。
因為各處官員調動和準備春闈忙碌,林如海又連續幾天晚飯后才回,休沐日還被召進宮一整天。
他忙,黛玉的功課便都是江洛先看一遍,挑出需要他親自看的,再見縫插針塞給他。
林家在自家雖不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但林如海的理念是用餐時不能分心,易致脾胃不和。
因此從前再忙,他最多是不吃飯也不會在飯桌上看條陳辦公務。
江洛真不知道不吃飯和邊吃飯邊干活哪個更傷胃。
現在他一回家就在她這,她不允許他不吃飯,他也聽話。
可看他竟然打破自己的習慣,在飯桌上就翻開了黛玉的功課江洛還是驚了
忙到這種程度了
江洛真怕他往黛玉作業上掉飯粒
幸好,他的用餐禮儀很過關,看黛玉此時的功課也只是小事一樁。
三兩分鐘看完,他用過飯,再用五分鐘批注,便繼續思索公事。
江洛讓把大姑娘的作業送過去他回來得晚,黛玉和她已經先吃過晚飯了。
三刻鐘后,八點四十。
江洛放下最近心愛的游記,正準備睡覺,山青院的丫頭又來,送來了黛玉修改后的作業
林如海又短暫分神看了一回,再讓送回去。
江洛
林如海就不說了。他這個人的存在,就深刻詮釋了“天才還是卷王”的可怕性。
就連黛玉,一個小孩子,才對“愛情”有了朦朧的理解,竟然比以前更用功了
回想這幾年她夾在這父女倆里,可真像條咸魚
前幾天還發過誓,要讓林如海心服口服呢
江洛讓林如海先給她請兩個會英吉利、法蘭西、羅剎、暹羅語言的先生暫且把每日規律上課的習慣養成吧。
東路沒有合適的院子了,新來的先生便被安排住在山青院前的山恒院里。
江洛覺得這院子的名就在激勵她堅持不懈
先生有兩位,是一對母女,是已故鴻臚寺主簿文琿的妻女。
夫人姓丁,今年未及四十。
姑娘名文錦,年已一十八歲,因守父孝還未定親事。
文琿也算官宦世家出身,卻自小不愛讀正經書,只愛研究西洋外國文字。至成人娶妻,家里給他謀了個鴻臚寺主簿的職位,分他一所房子幾畝地,就由他自己胡鬧去了。
但他夫人丁氏竟是情投意合。兩人甘守清貧,日子十分和睦。
文琿還親自教夫人讀、寫外國文字,有了女兒后,便是三人一起學習研究,即便無子,日子也舒心暢懷。
可惜文琿早去,留下丁氏和女兒兩人,雖有族中照拂,也無人來搶奪她們母女的房屋土地,但日子終究艱難了不少。
文琿是個有名的癡人。
他活著的時候,眾人笑話他。他死了,留下孤母寡女,眾人又想到,竟難得有這樣一位幾十年不改其志,平日又從不與人為難,吃個小虧也一笑而過的好人,倒可憐起他的家眷。
林如海上回找到鴻臚寺,鴻臚寺卿聽得他是要給夫人尋先生,便想舉薦丁夫人母女,卻可惜她們不會佛郎機語。這回林如海再去尋,鴻臚寺卿第二日便讓夫人領了丁夫人母女到林府拜望若文琿的遺孀女兒能得了這門好依侍,也算他做人積福了
經過半個月磨合,江洛和林家眾人都與兩位新先生相處得不錯。
實在丁先生與小文先生也是兩位癡人,平日無課,只安靜在山恒院里看書,母女兩人作伴,有時丫頭不說,她們連飯都忘了吃,覺也想不起來睡。林家眾人都體諒她們的脾性,有時林黛玉、甄英蓮和魏丹煙、山月等閑暇過去看望,即便招待不周,也不怪罪。
她二人又著實教得好。待正式簽下契書,江洛給她們開的年例和兩位習武先生一樣,都是一年五十兩例銀,日常三餐和四季衣裳另外,不算在內,日常出行報銷車馬。
文錦沒想到她也有單獨一份束脩,簽字畫押時人還怔怔的。
江洛悄悄對她笑說“怎么樣你從小學的都有用,讓你今日不嫁人也能賺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