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席還是擺在醉霞亭,這處看春光最好。
沈夫人、劉夫人都逛過幾次林家的花園,且今日來也并不為游園。既知江洛真的有了身孕,怕她月份還淺,勞累著了有損身體,更傷胎氣,兩人今次便直接扶她到亭中坐。
江洛安排了一班戲子只隔著水彈奏絲竹,并不唱曲。
她坐到座位上,便從丫鬟手里接了兩份抄錄好的第一卷第一版翻譯稿遞給她們,笑道“這是我閑來無事譯出來的外國話本子,你們替我看看”
抄錄復制當然不是她自己做的。
林家書房雖有幾個會寫的“相公”,但江洛不想用他們,只讓正院字寫得最好的三個丫頭做。
她一面翻譯,她們就一面跟著抄出來三份,好預備給人看。
加備注一共有十萬多字,因家里紙筆,便沒按外面市場均價,只按抄一千個字三十文算,一人結了四吊錢。
沈夫人和劉夫人正不知該不該再多恭喜江洛有孕,或祝她能一舉得男。按常理,是該再說些恭賀之語,再送些過來人的經驗。可江洛眼中冷清,又叫她們行來一路都說不出口,只問了些家里姑娘怎么不見的閑話。林黛玉和甄英蓮去榮國府了。
既是江洛主動提起別的,又說是新奇的外國話本子,正是深宅無趣,她們便且接了稿子看起來。
一兩頓飯功夫,沈夫人先看完了。
劉夫人還正邊要茶邊翻頁。沈夫人便請江洛坐遠些,笑道“倒是一本奇書,故事也有趣,能引人發笑,細想也有些深意。只這些外國的東西不易看懂,只怕讀書不多的人沒有耐性。”
她暗暗一指正皺眉前后對照的劉夫人,笑說“還有她這等急性子的人,只怕便有標注,下次看見,也記不得是什么了。”
這個問題正是江洛已經知道,并想解決的。
她便忙說“我正想再譯一版,直接寫成大齊的故事,只還沒想好怎么改。”
再接過一疊紙,她又請沈夫人看“比方騎士,是寫成游俠,還是綠林好漢將軍是不行了。再有星期五吃齋,是不是改成初一十五吃素”
“還有,咱們大齊若遇見這樣瘋瘋傻傻、滿口胡說還到處游蕩的人,只怕要扭送官府的。”社會架構律法的不同才是江洛最為難的地方,“難道寫成東周列國的故事”
可真用了兩千年前的背景,便又有許多說不通的地方了。
比如,兩千年前哪來的看游俠故事著魔,看到自己也想做游俠的人
若直接架空某一朝代又怕觸犯天子忌諱,以為是影射什么。
大齊雖然沒有“文字獄”,但對出版書籍和民間故事甚至諺語童謠的監管力度并不輕。
還是玩“黃粱一夢”的老套路
十來頁紙上密密麻麻寫了各樣難題。
粗粗掃過一眼,沈夫人便不禁好奇接過來。
她一面開始思索,一面眼
睛發疼,又不禁笑問江洛“原來今日的飯還不是白吃的,這是叫了我來替你做活來了”
江洛便笑不白請你做活,下月再請你來,好生松快一日,如何
17本作者巫朝塵提醒您最全的紅樓林夫人躺贏日常盡在,域名
沈夫人搖頭笑道“你這書只怕還有好幾卷才完呢,我下個月再來,你又要有新的活叫我做了”
兩人嘲笑一回,沈夫人便要紙筆。
她先撿容易想出答案的,寫下自己的思索。
余下需要深思的,她讓丫頭把問題給她抄一份,她家去再慢慢看,又問江洛說“你有多的稿子給我一份省得我把故事忘了。”
江洛忙說“你看的那份就拿去吧,我這還有呢。”
沈夫人便笑說“我知道你這書要賣。你放心,我只在家里看,若有流傳出去,叫旁人先刻印賣了,只管找我的不是。”
她名下也有幾個鋪子,知道這些生意上的齷齪事,和官場也無甚差別。
江洛笑道“這倒沒什么。便有旁人先印了,他還能拿出下一卷不是我夸口,現下只怕全大齊能譯這本書的人都不超過十個。有精神還有空閑從頭譯出來的,也就只有我和家里的兩位先生了。”
精通佛郎機語、且能流利說中國話教導別人的,目前京中只雷先生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