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育幼堂創辦一年以來,共收養了二百一十五個孩子,其中二百零九個女孩,共只有六個男孩。到現在,六個來過的男孩全被領走了,女孩只被領養了兩個。注3
這世上就是如此,哪怕家里活得艱難,多養不了一個孩子,也是先丟女兒,最后實在過不得了,才咬咬牙送走兒子,也不肯似丟女兒一般隨意丟棄,叫兒子沒了一點活的指望。
或有些連飯都快吃不上的人家,連生了幾個女兒沒兒子,寧愿賣掉兩個女兒,也要湊出錢領養個兒子傳承“香火”。說起來都不是親生的,也不知道都傳承了些什么東西。
所以男棄嬰的數目遠遠比女棄嬰少,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
而領養男棄嬰的人家也遠比想領養女棄嬰的人家多。
女棄嬰被領養出去,基本只有兩種可能
一、富裕人家沒孩子,既都抱養了,索性一次兒女雙全,連女兒一起養一個。
二、還對自己能生兒子抱有期望,就抱一個女兒回去,好“招”親生兒子來。
為避免有人分明養得起,卻故意把孩子丟到育幼堂,過幾年再來領走,只貪圖育幼堂的衣食教育這種情況發生,林如海和江洛擬定育幼堂內孩子的生活條件比官方養生堂略低,只保障最基本
的衣食健康需求。因最大的孩子還不滿三歲,尚未涉及到教育問題。
用作育幼堂的房舍本是林家的產業,位置稍偏,前后三進還帶跨院,空間足夠,不會擾了鄰居。
丫鬟們擺飯。江洛翻了翻賬本,大致算出不算修整房舍的銀錢,這一年下來,兩百多個孩子的日常衣食用度,和給育幼堂人手發的月錢、月米等,開銷共是一千四百零二十兩銀子。
等這批孩子長大,開銷應會翻倍。
她去年寫書賺了五萬多兩,夠養兩百個孩子十五年。今年羅公子與朱小姐的火爆程度比之唐俠傳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唐俠傳的后續收入她估計到年底,至少能有八萬銀子入賬。
育幼堂規模再大五倍,她還真養得起。
丫鬟擺好了飯。
林如海收走江洛手中賬本,笑嘆道“當日還說絕不叫你操一點心。”
江洛不覺得這有什么,笑說“那是兩百個孩子,又不是兩百只鴨子就真是兩百只鴨子,我也得知道它們養得怎么樣,活沒活呀”
次日,時隔十二天,再次突襲去育幼堂,檢查過場地衛生安全,人員工作無懈怠疏漏,兩百個孩子身體、精神皆不錯,沒暗中受虐待后,林如海與江洛批準了育幼堂擴建,新招人員。
林如海給三個孩子換了尿布,繼續教每一個和昭昭差不多大的孩子說話。
在育幼堂粗糙養著,孩子們自然沒有昭昭生長發育得好,卻也有三個十個月大的孩子已經會叫“娘”了。
她們叫的是育幼堂的保母。注4
江洛原本不急。
可看著這些孩子們,看著面上泛起欣慰激動紅光的保母們,她突然也很想聽昭昭叫一聲“娘”。
昭昭的周歲宴規模與滿月宴一樣,請的都是林家近親好友。
她已經會小跑了,尋常要三四個人盯著才能看住,卻還是不會說話。
江洛勸自己不急、不急,昭昭能發出聲音,只是還不會說話,許院判都診過了,她無事,可也難免開始發愁
這太折磨人了。
若在現代,孩子不會說話,起碼能去醫院檢查究竟是聲帶或什么器官有問題,還是大腦某一處沒發育好。現代醫療多么叫人安心可在這里呢,她就只能用心靈的力量期盼昭昭開口
就像她當初只用心靈意念避孕一樣,根本不靠譜啊
在外人面前,江洛很能穩得住。
她沒露出半分憂慮,與來客們一齊笑看昭昭抓周。
穿著大紅襖,玉一樣的小女孩在大長案上坐著,身邊按男孩抓周的例,幾乎擺盡了天下所有東西文房四寶,儒、釋、道三教經典,金銀元寶、帳冊、首飾、吃食江洛的譯稿、江洛的愛刀用布纏好了,抽不出來,甚至還有林如海的官印。
昭昭表情嚴肅,左看右看,站了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