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聽著一驚,忙說“你難道是”
“嬸子”秦可卿笑嘆道,“那件事還是說了更好。不然,我也不敢去做人先生,為人師表。”
王熙鳳又拉她到一旁,低低勸了好幾句。
知情勸不住,她便求林黛玉“好妹妹,她的手書你千萬只給江夫人看,別給別人看,你自己也別看,啊”
林黛玉鄭重應下“請嫂子和秦娘子放心,我必親自送到母親手上,不會偷看。也可擔保,我母親必不會將秦娘子的私事說與旁人。”
王熙鳳雖然放心,可看著秦可卿,不禁又嘆。
秦可卿挽住她,笑說“不如兩位姑娘先考較過我,看我合適,我再寫”
“也好。”林黛玉當即便說,“秦娘子先在一刻內寫出一百個字吧,我們瞧瞧筆墨。”
林黛玉和甄英蓮沒在秦宅用飯。
她們先告辭,好讓王熙鳳和秦可卿多幾刻鐘時間單獨相處。
恰在午初刻。
自家馬車慢悠悠行在路上。林黛玉袖中放著秦娘子的手書。她忍住不看。因想到太太,不免便想起“太太那日說,上回是和爹爹在吏部用的飯,下次一定要嘗一嘗鴻臚寺的公廚。”
甄英蓮笑問“
你想去鴻臚寺”
“姐姐,咱們去吧”林黛玉說,“咱們也嘗嘗衙門的公廚還能快些把手書給太太。只去這一次,當也不算什么”
她越說越確定“雖說是衙門重地,可尋常連各家仆役都能通行,各部大人們的兒孫也沒少進去尋自家長輩。如今太太正經坐衙,我們雖是女兒家,怎么不能進去尋太太”
甄英蓮被她說動了心,不覺緊張“真能去嗎”
“去怎么不去”林黛玉當即令車改路去鴻臚寺,又與甄英蓮說,“還沒看太太戴新發冠呢”
午初二刻,車停在鴻臚寺。
兩人下車前,早有家下人去門上回報,門上衙役又忙向內回稟。
便有從旁聽見的小官吏想那不正是“山青君”與“澄靜居士”兩位到了
前年出的是唐俠記,去年出的是羅公子與朱小姐,今年還不知江少卿會不會再譯新戲,他們也不敢問,林家的女使姑娘們嘴又緊,不肯說,不知兩位姑娘會不會說
山青君還是林少師與江少卿兩位的女兒別說他們尋常便見不到這等高門大戶之家的閨秀,這可還是國朝第一位父母皆是在朝官員的女兒,本人又得過陛下親筆御匾贊譽
是以林黛玉兩人下車,她二人忐忑,鴻臚寺的人也不免緊張。
一位林姑娘下車了
果然身姿不凡只是怎么還戴了帷帽
江少卿不但不戴帷帽,今日還戴了冠呢
趙錄事不禁和魏陽感嘆“才看了兩天江少卿,我就把這些夫人姑娘出門都要戴帷帽的事給忘了。”
魏陽只顧點頭。
甄英蓮扶下黛玉妹妹。
她小聲問“咱們摘帷帽嗎太太都不戴。”
林黛玉站穩在地“摘”
兩人手挽手,行入鴻臚寺大門。
躲在旁側的官吏衙役早便看呆了。
先是幾個衙役左腳絆右腳、想回頭又不敢回頭地在前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