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紀美也不含糊,直接表明“他天資不錯,我打算將他收為關門弟子。”
他已步入花甲之年,精力越發不如從前,往后大抵也只有這么一個弟子了。
孫明達驀然回身“他可是商賈出身。”
王紀美不甚在意地笑了笑“是何出身不要緊,要緊的是得有一顆向學之心。這孩子我瞧著不錯,打算過些日子便跟他提拜師的事兒,你可莫要與我爭搶。”
出于私心,王紀美也沒說傅朝瑜的聰慧過人,反正說了孫明達也不信。有些偏見,需要自己去打破。
孫明達嘴角一抽“你未免太看得起他了。”
讓他跟王紀美搶傅朝瑜,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幾日功夫匆匆過去,這個月的筆墨錢也一分不少發下去了。
然而,國子監里不少監生家中卻得了消息,原是自家孩子讓他們備些錢送過去。
國子監規矩多,只要進來了,輕易不得與外頭聯絡。大門是出不了,可是院墻處卻能同外頭的人遞個東西傳個話。這自然也是國子止的,不過這么多學生,光繩愆廳那些抓紀律的人根本抓不完。
楊毅恬家中便得了這樣的消息。
知道孫子沒錢用的,楊老太太趕忙讓人拿著錢去國子監打點去了。
唯獨楊毅恬生母黃氏察覺到了詭異之處,拉著楊老太太道“恬兒從前在國子監從未要過錢,這回怎會傳話說沒錢花呢”
國子監一應花銷都是朝廷撥的,按理說用不到錢。
楊老太太一想確實不對,因為擔心寶貝孫兒在國子監受欺負,急匆匆吩咐家丁前去打聽。結果打聽了一圈,卻只打聽到國子監膳堂多添了幾樣菜,價格昂貴,所以不少監生的零錢花得就多了些。
不是孫兒被欺負就好,只是楊老太太怎么都想不明白“那膳堂里頭做的菜能好吃到那兒去”
黃氏也一頭霧水。
小兒子每每回家都被抱怨國子監的飯菜不好吃,如今怎么忽然又好吃起來了換廚子了
似將軍府這般經歷的人家還有不少,很多人都是匆匆送了錢之后,又忙不迭叫人打聽出了什么事。打聽的人多了,國子監膳堂新菜價格也就被打聽得七七八八了。
監生們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只要好吃根本不挑,錢花出去就花出去了,壓根不會心疼,但是不少家中父輩聽聞之后,卻狠狠皺了眉頭,暗暗埋怨國子監不干好事。
這等讀書的圣地,竟然做起了生意,長此以往,國子監里還有能安穩讀書的人嗎
再有,這一盤菜的價格也太貴了,放外頭一般人家根本吃不起
簡直胡鬧。
于是國子監就被御史彈劾了。
御史準備的還挺齊全,將國子監膳堂收費的前后因果都說了一遍,末了還順帶抨擊了呂相,因為折騰出這些事情的監生就是呂相塞進去的,還是個商賈之子。
呂相還沒辯駁,孫明達卻煩不勝煩“人家立了功才得以進國子監。”
御史回懟“有功之人論功行賞也就罷了,讓他一介商賈之子進了國子學,簡直有辱斯文。”
孫明達嘴毒,毫不客氣地反諷“你讀了幾年的圣賢書就敢說有辱斯文圣人都說有教無類,你倒是比圣人還圣人了,圣人見了你都自愧不如,回頭國子監孔廟里是不是還得向您請一尊白玉石像,日日擺上去供著”
御史險些沒嘔出一口老血,他可是御史,豈能這般被罵服
腰桿子一挺,理直氣壯“那他也該遵規守矩,便是入學,也不能直接去結業的班。”
這話孫明達也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