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性子,從不會反思自己,只會責怪他人。
這些后妃的事兒,想起來便讓人生悶,還是看看前朝吧,皇上趕忙又讓人將孫明達給叫到了御前,把傅朝瑜他們合伙弄出來的書稿丟給了他。
孫明達起初看的漫不經心,可越往后翻,越覺得震驚。
他跟皇上想到了一處,這本書若是成功印制發售,不知道會改寫多少讀書人的命運。這種科舉考題可不是一般寒門子弟能拿到的,而叫人贊不絕口的應試文章對他們來說也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偏偏這些東西這本書都有,更為難得的是,書中還有針對考題和答案的分析歸納。
妙哉
原來傅朝瑜這小子最近是在搞這些。
這幾個監生是真心想要通過這本參考書,教會光大學子如何考時務策,甚至如何應對進士考題。
可這樣一來,等同于將破題的方法告訴天下所有讀書人,屆時高門權貴還有優勢嗎這后果,孫明達都不敢想。
皇上催促“看完了嗎”
孫明達合上書,心情復雜“才剛看完,圣上是從何處得到這書稿的”
“自然是底下人呈上來了。”
孫明達掩去心中的疑惑,看來是他小看了傅朝瑜,這家伙竟然有門路將東西送到御前。果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虧得圣上不追究,否則他染指科考,是福是禍還未可知呢。
不過,即便圣上不追究,這書真印出了造福寒門子弟,朝中只怕也是要非議不斷的。那些世家的嘴,從來都是不饒人的。
飯要一口一口吃,哪能一蹴而就孫明達搖頭,總覺得此舉莽撞了些,不夠妥當。
幸好這書不是他寫的。孫明達不否認自己的卑劣,他既想興盛文教,眼下又慶幸自己不必挨罵。至于傅朝瑜等做的事情,可以讓王紀美擔著,王紀美不是自認很疼學生嗎,關鍵時候豈能不頂上想來以他疼學生的性子定不會拒絕給傅朝瑜擋槍。
國子監一舉多得他可坐享其成
王紀美這回總算做了一件大好事兒。
皇上見他看完還沒察覺到問題在哪兒,不禁嫌棄對方眼拙,遂主動提點“這書寫得不錯,不過內里還得細究一番,朕沒心思一一翻看,你帶回去改吧,三日后交上來朕讓太府寺去加印。”
等等不是王紀美的學生嗎,為何他來改
孫明達立馬覺得手上的稿子燙手了。
皇上沖著他微微一笑“此事便交由愛卿全權負責了,出版后,主編那一欄由便只寫愛卿的名諱吧。朕方才見前面署名王紀美,覺得礙事兒,遂將你的名字寫了上去。”
孫明達“”
孫大人頭皮發麻。
他翻開扉頁,發現皇上果真將王紀美的名字化掉,將他的名字放在首位。這這不會按著他的頭讓他擋在前面挨罵嗎
他憑什么要受這份罪
皇上還在給孫明達待高帽,平日私下里一口一個的“禿驢”現下也變成了黏糊糊的“愛卿”了“愛卿乃是國子監祭酒,這國子監的事不論大小都與你有關、由你負責。這新書自然也一樣了,愛卿意下如何”
孫明達覺得不對,皇上為何鐵了心讓他頂上去挨罵
他試探性問了一句:“圣上之前與傅朝瑜相熟嗎”
皇上端著臉:“什么意思”
孫明達只是覺得奇怪,皇上對傅朝瑜似乎太好了些,他也沒深究,只是隨口胡說道:“說來奇怪,圣上您八年前在紀縣遇難,傅朝瑜這小子八年前也在紀縣被人騙了錢,剛好是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