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那些人說的話,蘭奕歡都聽到并且聽懂了,他倒是不太生氣,只是不想在酒肆里動手,驚擾到其他的客人,所以才迅速離開,就等著這些人隨后追過來。
結果走了半天,時不時向后看看,卻根本沒人過來。
蘭奕歡覺得很荒謬,難道是他的馬跑得太快了
要是擱在平時,就算那些人不追上來,他也得回過頭去把他們狠揍一頓才行,但今天還有要事,蘭奕歡沒空耽擱,見到那些人不過來,他也就繼續匆匆向城里趕去。
雖然那些人說的是達剌語,但蘭奕歡心里有數,他們應該并不是達剌的人,而是來自東梁。
這也是他這一路上剛剛弄清楚的。
當時在船上聽到密川侯作亂的消息時,蘭奕歡雖然選擇了立刻趕往秦州,但心中不免奇怪。
他倒是知道,密川侯原本就是前朝舊臣的后代,一直野心勃勃不服朝廷管束,此次趁著蘭奕臻離京,蓄意作亂倒也并非是不可能之事,但問題就在于,朝廷對兵權的管理極為嚴格,他哪里來的十萬大軍
今生很多事都和上輩子已經不一樣了,蘭奕歡前世是在登基兩年之后,派兵降服了密川侯,并且永遠撤去了這個爵位,而如今的情況卻已經無可參照。
所以他一路往秦州趕去,一邊走一邊逐漸打聽,方知就里。
密川侯造反是真的,但十萬大軍中,他只出了三萬,另外七萬,則是從達剌與大雍之間的東梁所借。
這東梁似國非國,算是個歷史遺留問題。
東梁的初代國主本是達剌王族,在爭奪王位的過程中,求助于大雍的支持。
大雍當時表面上答應了他的請求,但轉過頭來就暗中將這位王族給出賣了,使得他走投無路,被夾擊追殺,最終率領殘軍跳入兩國邊境上那條波濤洶涌的大江,方才擺脫了敵人。
幸運的是,他最后被自己的手下救上了岸,于是收拾殘部,就在那片土地上駐扎了下來,后來趁機逐漸擴張,自立為王,定號東梁,并發誓永不忘仇。
雖然達剌與大雍都不肯承認東梁算是一個國家,但因為那片土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同時土壤也十分貧瘠,要去攻打又未免費時費力,得不償失,所以就都遲遲未動,任由其逐漸占地建城。
當時的一時輕視,使得東梁一直發展到了如今,卻已經不是那么好對付的了。
這一次,
正是密川侯接應東梁七萬大軍,聯合起來攻打秦州,想孤注一擲,趁著太子離宮的機會,將他除去,這樣一來,大雍失去了實際的掌權人,絕對會遭到重創。
蘭奕歡前世沒怎么來過這一片的地方,但他認路的本事極精,記性又好,之前曾經看過幾遍地圖,心中對于對方可能采取的進攻路線和戰略戰術已經大致有了推測。
本作者醉又何妨提醒您最全的誰是皇帝都行,我只想當皇后盡在,域名
因此,到了秦州的臨城綏定之外,蘭奕歡終于停了下來。
他一直在抄近道,走的大多都是山路,到了人多的地方,才真切地感受到了時局之亂。
綏定城門緊閉,城外面堵的都是人。
城樓上站著一排排官兵,下面的百姓們有的啼哭,有的怒罵,“開城門”的聲音一陣大過一陣。
蘭奕歡翻身下馬,隨手抓住了一個人問道“大哥,這是發生了什么事”
那被他抓住的男子滿面愁容,在一片嘈雜聲中大聲對蘭奕歡道“前面的大軍打到橫馬關外,那里的守將不光開門迎敵,自己還卷著物資要連夜把家小送走,結果被百姓們給打死了”
“我們出來之后,想要到這里避難,綏定卻不肯接納,要是一直被堵在外面,進退都不行,不是只有等死的份了嗎”
不遠處的另外一個人“呸”一聲,滿面怒容,也說道“剛才那墻頭上的官說我們都是刁民,竟然連自己的長官都敢殺,所以不許我們進去明明是那些官貪生怕死,不顧我們的性命,這個時候居然還怪罪我們,真是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