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楚完全是一副對待稀世珍寶的模樣,惹得趙琨偷著樂,他抿唇微笑“阿兄放心,我將制作指南針的方法寫下來,也交給阿兄保管。”
子楚終于意識到不對勁“琨弟,是誰教你這樣做的”
趙琨被問住了,這要怎么編
小說里,穿越者利用超越時代的知識,無往不利。然而現實中,每個人都有時代局限性,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到我們發現日心說其實也不完全正確。這些所有在現代看起來不正確的東西,在古人生活的那個時代都是被普遍認可的真理。
能夠超越時代、跳出這種限制的人,遇到的阻力也會是普通人的千倍萬倍。比如反對地心說被燒死的那位,以及反對地心說害怕被燒死的那位。歷朝歷代,主持變法革新的人也多半沒有好結局。
趙琨在網上看過一個故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暑假,村里來了一個城里的小孩,大家一起玩耍的時候,所有孩子都說唐僧的袈裟是黑色的,只有城里的小孩堅持唐僧的袈裟是紅色,于是吵起來,村里的孩子群毆了城里的孩子,逼迫他改口。又過了幾年,村里也有了彩色電視機,跟黑白電視機一對比,大家才知道唐僧的袈裟的確是紅色的。
小時候,看秦皇漢武求仙問藥,看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為了躲避疫情,長年不洗澡,趙琨覺得他們十分可笑。
后來,他幾乎可以確定再過幾百年、一千年、兩千年,后世的人看現代人的一些行為也會同樣可笑。
甚至不用那么漫長的時光,爺爺奶奶輩的一些生活習慣、養生經驗、上演了兩回的搶鹽風潮,大家能完全認同嗎
總有一天,當代的科學和真理,也會被后人補充、拓展、懷疑,甚至推翻,再笑死一群人。所以秦始皇也不是很可笑,他的認知在秦漢時期算正常的范疇,時代局限性而已。萬一政哥最終還是踏上了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歧途,趙琨就告訴政哥,藥在美洲大陸。
趙琨遲疑了一下,決定說實話“沒人教,從書上看來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到手的各種教材、以及學霸好友分享的私家筆記、視頻,上大學的時候每天都去圖書館泡一兩個小時。也買過喜歡的電子書、實體書,數量不多,每一本都是心頭好。
子楚只聽懂了一半,又不好意思追問。
而且趙琨似乎還不太懂人情世故,已經自顧自地鋪平一張絹帛,開始寫字繪圖,不再說話。
食案上擺著尚食監剛剛送來的點心拼盤,色澤鮮艷,聞著也香甜,頗能勾起食欲。子楚干等無聊,拈起一塊點心,入口便是“嘎嘣”一聲,好險沒硌掉門牙。
原來這盤賣相還不錯的點心,早已放干放硬了,才送到猗蘭殿,給公子琨吃。再去看尚食監給公子琨安排的晚餐,羹湯是冷的,菜肴不見一點葷腥,完全不符合標準。
子楚也經歷過類似的事,心知肚明,讓侍從將尚食監請來,打了二十大板,另外安排了一個靠譜的宦官去接管尚食監。
這些雜七雜八的動靜,絲毫沒有影響到趙琨埋頭專注地寫字畫線。帛書已經鋪展開一大片,比趙琨還長。
子楚被弟弟的呆樣逗笑了,忍不住輕輕地在小腦袋瓜上揉了一把,道“不急,咱們先用餐,指南針的制作方法,琨弟什么時候寫好了,再給我。”
其實已經寫好了,抽空再檢查一遍,避免出錯就行。
一聽要吃飯,趙琨的肚子頓時咕咕叫起來。他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餓得快,立即放下筆,吹了吹絹帛上還沒干透的墨跡,耳朵尖微微泛紅,小聲說“阿兄,我想吃肉。”